(来源:经济参考报)
推进农业县工业化进程,是增强县域综合实力的现实选择。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全国产粮大县——黑龙江省龙江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农牧业资源禀赋,以工业化思维重塑县域经济格局,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提升工程,依托龙头企业引领上下游配套集聚,培育鲜食玉米、现代畜牧、环保新能源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向现代工业县的华丽转身。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亿元,同比增长4.3%;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32:20.8:47.2,第二产业占比稳步提升,工业化驱动效应逐渐显现。
立足农业资源优势
做足“粮头食尾”大文章
近年来,龙江县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工业化突破口,推动“粮袋子”向“产业链”升级,形成“主导产业顶天立地、特色产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龙江县地处北纬47度世界玉米种植黄金带核心区,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常年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75万亩,产量达190万吨。
走进黑龙江碧海食品有限公司厂区,运送新鲜玉米的车辆排成长龙,车间内数条生产线全速运转。“为锁住玉米鲜度和口感,我们实行田间收获和车间加工同步推进,工人两班倒连轴转,清洗、筛选、高温蒸煮等8道工序下来,不到3小时就能把籽粒饱满的玉米变成锁鲜成品。”公司负责人许景君介绍,企业日加工玉米10多万穗,解决当地500余人就业,年产值预计达3000万元。
近年来,龙江县鲜食玉米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按照规划,到2025年末,该县将形成“玉米全产业链”矩阵:以中粮、碧海为龙头的玉米籽粒加工业产值达22亿元,下游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产值16.5亿元,玉米秸秆、芯、须等副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000万元,真正实现“一颗玉米吃干榨净”。
不仅如此,龙江县还因地制宜培育小庭院、小作坊、小手工村等乡村“小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县里引进龙头企业打造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项目,通过与农户签订报价回收协议,年加工蔬菜2万吨、生产酸菜1万吨,带动周边农户就业,让“小庭院”产出“大效益”。
“推进农业县工业化,既是夯实农业基础的必然选择,也是壮大县域实力的关键路径。”龙江县县委书记关宝建表示,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全县已构建起品类齐全、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集群,龙江县的农业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
激活资源潜能
打造现代畜牧产业高地
龙江县有草原面积20万亩,年产优质牧草达10万吨,为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走进秋美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数十栋标准化羊舍整齐排列,湖羊“咩咩”的叫声不绝于耳,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圈舍、添加草料……
“目前企业养殖了15000头湖羊,我们不仅自建基地养殖,还推出‘代养模式’带动农户增收。”秋美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秋美介绍,公司为养殖户提供受孕3个月的基础母羊,全程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养殖户仅需按约定上交同等数量母羔,剩余羔羊达标后按每只700元回收。
为让产业红利惠及更多群众,龙江县整合涉农资金4098万元,在4个乡镇分别建设湖羊养殖基地,推广“养殖基地+农户”模式。据测算,农户每养一只湖羊可获利润1000元至1500元,较饲养其他品种肉羊增收700元以上。
在肉牛产业领域,龙江县同样构建起完整产业链。以龙江元盛和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从畜牧良种培育、养殖示范,到饲料供应、屠宰加工,再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形成“全链条覆盖”的高档肉牛产业体系。
“我们将以高档肉牛改良为突破口,培育一批高档肉牛改良户、育肥户,构建‘龙头带基地、以基地促龙头’的产业化格局。”龙江县县长付先锋表示,到2025年末,全县将实现企业年屠宰高档肉牛2.5万头,产值实现20亿元,猪、羊、家禽等同步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现代畜牧产业总产值突破67亿元。
抢抓发展机遇
构建装备制造与新能源产业新格局
在县域工业化进程中,龙江县不仅深耕农业衍生产业,更着眼“新质生产力”培育,将高端农机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紧扣“双碳”目标,推动县域经济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在龙江县锦华管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10多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卷卷钢材经过对接、成型、焊接、切管等工序后,变成了螺旋钢管。
“年初以来订单量饱满,生产一直比较忙。”龙江县锦华管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锦涛说。
据了解,龙江县锦华管业有限公司生产各种规格的螺旋管、桥式滤水管、潜水泵管等产品,主要辐射黑龙江、内蒙古等地,2024年产值近一亿元。
在龙江景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厂区内,刚下线的玉米脱粒机整齐排列,等待发往东北各地。“我们的玉米脱粒机在东北三省市场占有率超70%,今年新厂房启用后,产能进一步释放,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达到3亿元以上。”董事长张金锋说。
穿过大兴安岭南麓,走进松嫩平原,在连片的农田边缘,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在天地之间……
龙江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风、光、生物质资源丰富且品质较高,并网接入、送出条件优越,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龙江县聚焦“双碳”目标,紧抓新能源发展机遇,以“资源换产业、资源换投资”,依托引进中国一重、中广核、江苏远景、中国大唐、阳光电源、国家电网等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风、光、生物质等新能源,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投资、产值上台阶,聚力打造“百亿级环保新能源产业集群”。
目前,龙江县环保新能源产业集群已具雏形:风电产业总投资47.27亿元,总装机规模80.5万千瓦,年发电量28.65亿千瓦时;光伏产业总投资5亿元,总装机规模10万千瓦,年发电量1.92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产业总投资2.74亿元,总装机规模3万千瓦,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
“未来,我们将继续向优势资源要项目,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做深‘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文章,跑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龙江速度’。”关宝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