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付新 郑欣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于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找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实践遵循。兵团要以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抓手,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起点上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兵团。
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产业数字化是数实融合的主战场,必须坚持精准施策和分类指导,加大转型力度、拓展应用深度、拓宽覆盖广度,深入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数字化变革。一是做优做强兵团特色数字农业。立足兵团农业规模化和组织化优势,全力打造兵团智慧农场。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北斗导航、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在精准播种、智能灌溉、长势监测、病虫害防控等环节的深度应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数字感知体系。推动智能农机装备与智慧农业平台协同作业,发展无人农场。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智能车间,利用大数据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提升兵团品牌的价值和信誉度。二是推动工业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聚焦兵团纺织、食品、化工、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全面实施“数智赋绿”行动。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生产线和智能工厂。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企业内部与企业间的数据链,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供应链的协同高效。推动高耗能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开展能耗与碳排放的实时监测与优化控制,实现降本增效与节能降碳的统一。三是培育壮大服务业数字化新业态。顺应疆内消费升级与“一带一路”市场拓展趋势,大力发展数字文旅、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线上文旅平台,整合兵团红色军垦文化、边疆特色风光等资源,开发云旅游、VR体验等新型业态。构建贯通兵团、师市、团场、连队的智慧物流网络,打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鼓励发展跨境电商,支持兵团企业利用数字平台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市场,将兵团的特色产品推向世界。
优化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资源体系。数据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生产要素,推动数实融合,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构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一是系统布局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数据中心与算力设施,避免盲目重复建设,鼓励利用绿色能源降低运营成本,积极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承接东部算力需求。同步规划建设覆盖重点区域的物联网感知设施,为城市管理、环境监测、边防管控等提供全域感知支撑。推动兵团与地方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据资源跨域共享,打破兵地数字壁垒,形成协同推进数实融合的合力,赋能兵团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促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打破各部门、各师团间的“数据孤岛”,编制兵团数据资源目录,建设统一规范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在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优先推动农业气象、土壤墒情、市场供求等具有公共属性的数据向社会有序开放。探索建立兵团特色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激励经营主体共享和开发利用数据,开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交易等试点,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三是构建全方位数字安全体系。建立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销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定期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干部职工的数字安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为兵团数实深度融合保驾护航。
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通过数据、算法和平台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实现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兵团要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突破口,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一是科学规划数字产业发展路径。立足兵团在农业科技、应急产业等领域的特殊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南疆师市可依托光照资源,重点发展光伏制造与运维相关大数据服务等产业;北疆“乌-昌-石”区域可依托人才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工业软件、智慧能源、数字文创等产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二是培育壮大本土数字企业。实施数字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扶持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数字科技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兵团国有企业组建数字科技公司,在服务内部转型的同时走向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头部数字企业在兵团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机构,通过“龙头+配套”模式,带动本土产业链发展。三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平台建设。支持建设兵团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大脑和行业大数据中心。鼓励龙头企业建设面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开放平台资源,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转型,构建“平台+生态”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营造支持数实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推动数实深度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按照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完善兵团层面的数实融合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健全支持政策体系,在财税、金融、人才、用地等方面给予精准扶持。设立兵团数字经济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应用示范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二是强化数字人才引育。实施“数字兵团人才”专项计划,既要用好现有人才,也要大力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强与对口援疆省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数字技术学院和实训基地,培养一批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兵团产业的复合型“数字工匠”。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三是营造创新包容氛围。弘扬创业精神,鼓励各师市、园区和企业创建形式多样的数实融合试点示范。对于探索中出现的失误,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建立试错容错纠错机制。定期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现场会和成果展等方式,在兵团形成敢闯敢试、争先创优的数字化转型氛围,凝聚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兵团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