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胡杨河讯(全媒体记者 王志清 兰玲玲) 日前,新疆奎屯河引水工程新龙口水电站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这项历时5年、兵团投资建设的最大单体水利工程正式建成投用。
新疆奎屯河引水工程总投资40.07亿元,建成总库容8108万立方米的将军庙水库等水利设施,建起了总装机容量18.1万千瓦的两座水电站,是“十三五”时期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作为为七师胡杨河市、乌苏市、奎屯市、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城市生活、绿化、工业以及近20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保障的重要民生工程,该工程建成投用后,区域农业灌溉用水保证率将从46.4%提升至75%,工业用水保证率将提升至97%。
“这是兵团水利人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将千年水患绝于盛世的生动实践!”奎屯河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张记忠说,该工程将彻底解决奎屯河流域季节性断流难题,大幅提升区域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供水保证率,惠及兵地百万职工群众,有力保障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供水安全。
奎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的依连哈比尔尕山,由天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属多泥沙、季节性丰枯不均的内陆河流。高山峡谷间,河水如苍龙破壁,裹挟着沙石一路长驱直下,最终注入艾比湖。据史料记载,这条“桀骜不驯”的河流自汉代以来就水患不断,始终难以被真正“降服”。
1953年以来,一代代建设者坚持不懈开发建设奎屯河流域,让河水滋润戈壁绿洲。但受自然因素影响,流域内山体崩塌、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下游用水安全。
2020年6月,承载几代人夙愿的新疆奎屯河引水工程动工。建设者直面天山深处复杂地质挑战,克服高地应力、强岩爆、断层破碎带、突涌水等多重难题,探索运用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等先进设备和超前地质预报等技术,成功打通山区引水隧洞,取得了我国在高寒、高地应力、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洞施工技术的重大突破。
在新疆奎屯河引水工程建设中,参建人员攻坚克难,先后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成果20项。其中,“提高水工隧洞爆破残孔率技术”在全国得以推广,“复杂地质长距离软弱围岩隧洞精细爆破成套技术”获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以往冬季破冰引水、夏季抢险抗灾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奎屯河流域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处水利监测员常俊青曾在破冰引水作业中因意外导致腿骨骨折、肋骨折断,看到奎屯河引水工程建成投用,他激动不已:“碧水安澜,奎屯河在兵团人的手里真正成为造福兵地职工群众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