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马龙终于圆梦!“龙队”“苏神”难言告别,他们留下平凡而真实的答案
创始人
2025-11-22 01:25:23
0

每经编辑|段炼    

全运会的赛场,精彩纷呈,群星涌现。闭幕之际回首,最令人动容的是两位老将。

一位是马龙。

11月20日,当北京队以3:1战胜上海队,37岁的马龙终于填补上职业生涯“最后一块拼图”——全运会男团金牌。虽然他还不会退役,但在全运会的赛场上显然是“最后一舞”。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马龙声音哽咽,所有嘱托与不舍,化作一句朴素的祝愿:“好好成长,好好变老。”

一位是苏炳添。

此前他已经表示全运会后会谢幕,但没有马龙那么幸运与完美。当日晚间的田径赛场,“百米飞人”领衔的广东男队在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排名第四,无缘领奖台。赛后,这位36岁的老将表示,今天虽然是一场短暂的告别,但自己不会离开热爱的体育事业。

英雄老去,终有告别的一天。不管是最后的坚持,还是暂时的告别,也不管是完美的收官,还是遗憾地离开,他们都用极致的热爱与坚持,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马龙被亲切地称为“龙队”,是乒坛 “全满贯之王”与“六边形战士”,也是世界乒乓球史上最无争议的GOAT(Greatest Of All Time,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他是首位实现双圈大满贯的选手,在世界排名中曾创下连续34个月位居男单第一的纪录,拥有6枚奥运金牌,世界冠军总数达到31个。22年的职业生涯,他在时间长河里,立起一座座“里程碑”。

苏炳添被亲切地称为“苏神”,是突破极限的 “亚洲飞人”,一次次地挑战年龄与身体极限。他共13次跑进10秒大关(合法风速内10次),是标准风速下首位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也是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从伦敦奥运首闯半决赛,到世锦赛接力摘银、奥运接力夺铜,21年短跑征程,苏炳添诠释了何谓“热爱可抵漫长岁月”。

然而,相较于这些彪炳体育史册的传奇与纪录,更打动人心的其实是他们身上彰显出来的平凡与真实。

在某种程度上,马龙和苏炳添都很难说是天才型选手,没有天赋异禀的神话,只有“日复一日的极致”。

马龙不是天生的“龙队”,而是从“鞍山小马”一步步成长起来,曾因输球被骂“没天赋”。2014年前后,他曾陷入深度自我怀疑,甚至当着队友的面落泪:“我为什么要打乒乓球?如果我不打球,我不会那么痛苦。”与同期队友张继科的崛起相比,马龙更像是一位大器晚成的选手。但他的自律,刻进了骨子里。一年到头,他的生活轨迹基本就是宿舍和训练馆两点一线,并且总是来得最早,回得最晚。因此,有人评价他是一个“用刻苦战胜天才的天才”。

苏炳添也不是天生的“苏神”,而是从11秒7的成绩起步,历经无数次伤病与瓶颈,才终于突破10秒大关。他15岁被教练看中时,还是个立定跳远突出的普通少年。里约奥运会后的低迷期,年龄与伤病的双重压力也曾让他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到达极限。30岁时为了突破瓶颈,他毅然推翻十几年的起跑习惯,用半年时间重构肌肉记忆,摔倒了再爬起来。

他们身上传承的,是“长期主义” 的笨功夫。马龙贴球拍的毫米之差,是千锤百炼的精准;苏炳添0.01秒的提升,是无数次起跑、冲刺的沉淀。

这种 “把平凡事做到极致”的努力,是每个为生活打拼的普通人都能产生共鸣的真相。英雄不必天生强大,平凡人也能通过努力创造奇迹。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把简单的事重复做、认真做,是“接纳平凡”的真勇气。

平凡的底色,闪烁人性的光芒。马龙和苏炳添更打动人心的,是他们身上洋溢的真实。他们的真实,藏在人间烟火的生活细节里。

马龙展示出来的,是零绯闻的“模范丈夫”形象,母亲节会给母亲和岳母定制同款礼物,怕岳父母在京生活不习惯,特意学做家乡菜,孩子发烧时毫不犹豫请假陪护。苏炳添则是“负责任大哥”。在团队中,他永远是照顾队友的人;在家庭中,他是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训练再忙也会抽出时间陪孩子搭积木、讲故事。

他们不参与粉圈文化,只是专注做事,干净做人。在这个热衷于造神又毁神的时代,他们选择做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这尤其难能可贵。

马龙与苏炳添能成为国民偶像,不是因为金牌数量的堆砌,而是他们身上 “触手可及的平凡”与“不加修饰的真实”——他们是赛场上的英雄,更是生活里的普通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坚持、挣扎与温情。

这是竞技体育潜移默化的变化。从前的冠军,更多地承载着国家荣誉,需要凝聚人心、激励志气,崇高而遥远;而今天的马龙与苏炳添,在延续这份使命的同时,更以平凡而真实走进公众心里,可被感知、可被抵达。

马龙还将在球桌上挥拍,苏炳添用另一种方式延续对短跑的热爱,而他们身上的这份真实与平凡已经深入人心。这或许才是体育与明星的终极意义,给普通人的人生提供了一份可参考、可复制的样本。

每经评论员|付克友

编辑|段炼 易启江

相关内容

让职工群众能在“家门口”看...
10月28日,在十二师五一农场医院中医科理疗室,陶生学(中)在为徒...
2025-11-22 02:15:27
收好这份“治郁”指南,别让...
  在我国,抑郁障碍是困扰居民的主要精神疾病之一。它会悄然侵蚀身心...
2025-11-22 02:15:22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口粮,关键...
  家里添了新成员,喜悦之余,不少新手爸妈对着襁褓里的小宝贝犯了难...
2025-11-22 02:10:35
智能体崛起:机器如何“读懂...
  人机交互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人类“懒惰本能”的胜利史。  上世...
2025-11-22 02:10:30
LME期铜收涨39美元
转自:财联社【LME期铜收涨39美元】财联社11月22日电,LME...
2025-11-22 02:10:27
美国四分之一失业者拥有本科...
转自:财联社【美国四分之一失业者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 创纪录水平】财...
2025-11-22 02:05:32
一位守宫人的烟火记忆
  北双宝进入故宫工作至今,先后任职于保卫、开放管理、总务三个部门...
2025-11-22 02:05:27
杨家埠往事
  □李红伟  小雪节气,天开始冷了。风儿顺着袖口往人的衣服里钻,...
2025-11-22 02:05:23
原创 ...
斯坦福桥今晚的灯光下,索尼娅·邦帕斯托尔排出的首发十一人有四处调整...
2025-11-22 02:00:49

热门资讯

让职工群众能在“家门口”看好病 10月28日,在十二师五一农场医院中医科理疗室,陶生学(中)在为徒弟讲解针灸技巧。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
收好这份“治郁”指南,别让情绪...   在我国,抑郁障碍是困扰居民的主要精神疾病之一。它会悄然侵蚀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其影响远远超出情绪...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口粮,关键是按...   家里添了新成员,喜悦之余,不少新手爸妈对着襁褓里的小宝贝犯了难:该怎么喂才够营养?日常护理要注意...
智能体崛起:机器如何“读懂”你...   人机交互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人类“懒惰本能”的胜利史。  上世纪80年代,鼠标和图形界面的出现,...
LME期铜收涨39美元 转自:财联社【LME期铜收涨39美元】财联社11月22日电,LME期铜收涨39美元,报10778美元...
美国四分之一失业者拥有本科或以... 转自:财联社【美国四分之一失业者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 创纪录水平】财联社11月22日电,拥有四年制大学...
一位守宫人的烟火记忆   北双宝进入故宫工作至今,先后任职于保卫、开放管理、总务三个部门,亲历了故宫的保卫和管理工作。工作...
杨家埠往事   □李红伟  小雪节气,天开始冷了。风儿顺着袖口往人的衣服里钻,也钻进浞河滩上那长疯了的树丛,把挂...
普京:已收到美提出解决俄乌冲突...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11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联邦常务委员会议上表示,在俄美领导人安克...
美国银行放松监管利好 杰富瑞预... 格隆汇11月22日|据杰富瑞集团分析师称,美国银行放松监管预计将为大型金融机构释放约2.6万亿美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