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董晓英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正成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随着健康生活意识的觉醒,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为乡村旅游增添了独特魅力。尽管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欠佳、营销方式单一等弊端。大数据技术在乡村旅游中的广泛应用,能够为乡村旅游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增强乡村旅游发展韧性。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应合理利用大数据重构乡村旅游生态,提升乡村竞争优势,进而为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搭建数字管理平台,强化旅游资源整合。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数据要素构建多功能数字管理平台,实现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智能化运营。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旅游区域布设5G基站、光纤、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确保游客可利用移动设备享受智慧服务。考虑到偏远地区网络覆盖难度大,可借鉴西藏阿里地区网络布设案例,将地轨卫星与5G微基站相结合,为区域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乡村旅游集中区域部署智能摄像头、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通过加强智慧停车、智能支付、智能导览等软硬件配套建设,保障游客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开发乡村旅游数字化平台。建立乡村旅游数据联盟,制定统一数据采集标准、接口协议及安全规范,将来自文旅、交通、市场等异构数据进行汇总、清洗及标准化处理,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确保跨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成立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组成的数字监管团队,围绕乡村旅游数字设施、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对侵犯个体隐私行为进行惩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打造一体化乡村管理平台,管理层可根据客流信息动态调整观光车路线及发车频次,减少游客等待时间;结合历史数据预测门票销量,联合线上预约平台开展分时预约模式,保障游客的游览体验;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人员异常拥堵、车辆违停、火灾烟雾等安全隐患,并自动发送报警信息。同时,平台内置游客服务功能,有效整合乡村文化、景点资讯、农特产销售、旅游活动等资源,游客可在线进行信息查询、门票及民宿预订、在线支付等操作。此外,探索在美团、携程、去哪儿等旅游App设置乡村旅游频道,借助流量优势解决乡村旅游获客难问题,并完善线上咨询、全景展示等功能,激发游客的下单意愿。
升级游客服务体验,提升乡村旅游热度。智能服务与数字营销的应用是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乡村旅游责任主体应在深度挖掘本地优势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主动引入大数据技术开发乡村旅游产业,优化服务水平,创新营销方式,提升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升级乡村旅游业态。在传统农家乐、采摘、露营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对自然景观、传统民俗、历史建筑等进行数字化场景构建,通过沉浸式旅游项目增加乡村综合效益。催生“旅游+”新业态,让更多领域及产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针对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可构建“旅游+文化”发展模式,通过深度开发民族风情游、地域美食游、地方文化游等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文化体验需求。构建精准营销与推广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游客行为及偏好进行分析,绘制用户画像,根据目标群体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及价值取向,在相应的宣传媒介上进行广告推送,扩大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联合使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推广,寻找潜在用户。健全激励及互动机制,鼓励游客在社交平台发布热门话题、打卡任务等互动活动,附带定位链接便可获得官方积分、优惠券或文创礼品;在官方平台发布游客口碑榜,发挥从众心理,吸引游客关注;对于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游客,官方可邀请其成为产品体验馆,或在下次到访时提供特殊礼遇,以此调动游客的分享欲。培育乡村网红,打造乡村旅游IP,通过优质内容创作、农产品直播带动等方式,推广乡村旅游及产品。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乡村运营能力。人才是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基础保障。应以数字素养为核心,引进并培育乡村旅游数字技能人才,以满足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引进政策。通过“三支一扶”、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数字文旅人才参与乡村旅游工作,并为其提供住房补贴、税收优惠、子女教育便利等,减轻专业人才的生存压力。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放宽学历、年龄等限制条件,并设置创业补贴、贷款优惠等激励措施,吸引具备电商、景区运营等专业背景的人才返乡创业。同时,对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中作出贡献的个人及团队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提供公平公开的晋升机会,让有能力的人才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本地人才培育。高校设置数字文旅专业,开发智能文旅相关课程,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数字文旅人才。同时,选聘企业技术骨干入校任教,鼓励校内教师入企或驻村进行挂职锻炼,组建一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本地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分层分类技能培训,如对于农家乐、民宿从业者,应重点培训其移动支付系统、平台运营、AI客服系统应用等实操技能;尝试以“云培训”“云教育”等方式,培养线上营销、直播带货相关人才,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
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可借助信息化平台对游客需求进行实时采集,精准匹配旅游产品及服务,有效解决传统旅游服务供给失衡、资源冗余等问题,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优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本文系2024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编号:2024HZ0675)。
(作者系西安翻译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