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智能耕种管收机器人让绿叶菜生产全程自动化,AI水肥智控系统精准匹配作物生长需求……近日,上海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现代设施农业专场决赛在西郊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落下帷幕,22个覆盖“耕、种、管、收、防”全链条的优质项目同台竞技,一批硬核成果脱颖而出。
活动聚焦智能装备研发、精准环境管控、绿色种养循环三大核心赛道,所有参赛项目采用“7分钟路演+5分钟问答”的展示模式,让创新类项目比拼技术突破与示范应用能力,创业类项目角逐市场潜力与产业化价值,9名行业主管部门、技术领域及金融投资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全程专业评审,交通银行同步发布“交行力量,科创兴农”行动方案,为项目提供信贷、股权投资等全方位支持。
最终,上海交通大学“设施农业机器人AI芯片设计与应用”摘得创新类一等奖,创业类一等奖由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施绿叶菜智能耕种管收系列机器人”斩获,该装备已在多地示范推广,让绿叶菜从耕种到采收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在创新类赛道,中建材凯盛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的番茄生产全程机器人关键技术,实现“巡检-植保-采收-物流-包装”全链条智能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的奶牛疫病AI预警及快速检测平台,为养殖业疫病防控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同时,上海大学的设施农业果蔬生产通用智能机器人、上海交通大学的AI+生物酶粪污处理技术、稷青科技的叶菜环境控制系统等三等奖项目,也在装备研发、绿色循环、精准管控等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而盐碱地防渗阻盐装备、激光除草机器人等优胜奖项目,同样精准破解产业痛点,展现出扎实的技术应用潜力。
创业类项目中,晓耕智能科技的智慧果园机器人成套装备、上海垄欣科技的脚本化远程控制器,为果园管理与设施远程操控提供创新方案。上海联中食用菌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智慧管控平台、上海垄垦信息科技的AI授粉机器人、华东理工大学的养殖环境智能调控方案,在特色种养领域形成成熟的产业化应用模式。工厂化番茄授粉机器人、智能水肥活化施肥一体机等优胜项目,紧贴市场需求,以技术创新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此次大赛集中展现了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参赛项目包括智能装备、精准管控、绿色循环等领域,全面覆盖设施农业全链条,构建起“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未来,随着这些创新成果的进一步推广落地,将加速上海现代设施农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科技动能,也为全国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大赛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主办,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东方城乡报社承办,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等单位协办,构建“政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生态。
原标题:《耕种管收防全智能,上海22个农业科创项目角逐》
栏目主编:徐晶卉
来源:作者:文汇报 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