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十四五”以来,高淳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各项预期目标总体顺利完成,突出表现为“五个持续”:
经济质效持续向好。围绕“4+2”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引进了北冶功能材料、华玻电子、埃斯顿机器人等一批优质项目,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汽车零部件等四大主导产业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螃蟹产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全区有54家企业入选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名单,“四上”企业总数、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等关键指标较2020年均实现50%以上增长,在省市高质量考核中实现了持续进位。
城乡融合持续深化。深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重大试点建设,宁宣高速、溧高高速高淳段、环湖线(花山大桥)等一批关键交通工程建成通车,固城湖螃蟹市场、固城湖退圩还湖等工程顺利投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获全省第一等次,并成功跻身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
宜居指数持续提升。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功创成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一批金字招牌。完成了全省首单农业碳汇交易并发放首张农业碳票,签约了全国首单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保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连续获得省政府督察激励。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扎实开展走村入户“百村百事”行动,落细落实稳就业举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为1.897,为五郊区最低。通过举办国际慢城马拉松、“慢城焰火·歌手之夜”等重大活动,以及南京高职园5所院校建成开学吸引3万年轻人到来,高淳的青春活力与日俱增。此外,还创成了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社会治理持续优化。深入开展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在全市率先建设运行区、街镇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群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是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
下一步,高淳区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对“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按照“2244”总体思路具体抓落实——
紧扣“早日实现GDP和工业产值双千亿”一个目标,着力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新节点”和“人的现代化发展典范区”两大定位;在“长三角区域性综合交通新节点、先进制造业增长新节点、都市圈综合消费新节点、文旅休闲度假目的地新节点”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全民共同富裕、社会文明程度、综合治理改革”上争当新示范。
下一篇:能源服务需求将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