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本市场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上市途径,特别是针对生物科技与特专科技公司设立的 18A 和 18C 章节,为尚未达到传统盈利标准但具备高增长潜力的公司打开了大门。
下面为你梳理香港上市的核心条件、关键流程、中介机构及费用,并提供一些选择建议。
在香港上市是企业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其流程和规则在2025年8月进行了一次重要修订。下面我为你梳理一份清晰的上市指南,涵盖核心条件、关键流程和各项费用。
一、香港上市概览
上市基本条件
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对主板上市设有以下几类核心条件,其中关于公众持股量的规定在2025年8月4日之后有新变化。
二、上市条件概览
下表对比了主板传统上市、18A(生物科技)及18C(特专科技)的核心上市条件,你可以快速了解其差异。
三、上市流程与最新优化
香港上市流程主要分为以下阶段,整体时间可能在6-12个月。对于18A/18C公司,联交所于2025年5月推出了"科企专线",提供了显著便利。
上市关键流程
一家公司从准备到成功上市,通常需要9-12个月,主要经历以下阶段:
1、前期准备与咨询(1-3个月)
任命中介团队:包括保荐人、律师、会计师等。
利用"科企专线":这是2025年的重要新规。符合条件的18A/18C公司可在正式递交申请前,就上市资格、规则理解等获得联交所专家团队的前置辅导和指引,并能以保密形式递交申请,保护商业敏感信息。
2、重组与尽职调查(2-4个月)
公司进行法律与财务重组,以满足上市架构要求(如搭建红筹或VIE结构)。
各中介机构开展全面的业务、财务和法律尽职调查。
准备至少三个财政年度的审计报告。
3、审核与聆讯(2-4个月)
递交A1申请:保荐人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监管问答:回应联交所的多轮反馈。
上市委员会聆讯:由上市委员会决定是否批准上市。
根据联交所2024年10月优化的审批流程,理论上从递交A1到聆讯的最短周期可缩至约100个自然日。
4、市场推介与定价(2-4周)
路演:管理层向全球投资者推介公司。
建簿与定价:根据机构投资者的认购情况,最终确定发行价格。
5、上市与后续
股票正式在联交所挂牌交易。
履行上市后的持续责任,如信息披露等。
四、 中介机构与费用预估
上市过程中的费用主要包括支付给联交所的规费和支付给中介机构的服务费。
1. 联交所规费
首次上市费:根据上市股份的预期市值计算,阶梯收费,例如市值不超过100亿港元的公司,费用为15万港元。
上市年费:根据已发行股本面值按年收取,同样是阶梯收费,例如市值不超过100亿港元的公司,年费为15万港元。
2. 中介机构费用
这部分是上市成本的大头,极具弹性。以下为2025年市场的估算参考:
五、如何选择适合你的路径
如果你是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18A章节是为你量身打造的通道。重点关注核心产品的研发里程碑(如临床试验阶段)和知识产权布局。
如果你是处于早期商业化阶段的特专科技公司(如AI、先进制造、新能源等):18C章节是值得探索的路径。需要特别关注市值门槛和资深投资者的引入情况。
如果你已满足传统盈利测试:主板传统上市路径更为稳妥和普遍。
六、2025年新规与市场动态
了解最新的规则变化和市场趋势,有助于你更好地把握上市时机。
新规生效:联交所于2025年8月4日正式实施了优化IPO的新规,主要涉及:
定价与分配机制:引入了更灵活的股份分配机制(机制A和机制B),平衡了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的需求。
公众持股量:明确了根据市值确定的层级式初始公众持股量要求,为大型公司提供了更多灵活性。
自由流通量:新增了初始自由流通量要求,确保上市后有足够的可交易股份。
市场回暖: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表现活跃,融资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催生了大量的中介服务需求,头部中资券商表现尤为突出。
人才竞争:市场活跃直接导致了对保荐人、会计师等专业人才的激烈竞争,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中介服务费用。
上一篇:“史上最长”春节假拿啥迎客
下一篇:持续发力,打造争先发展新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