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强调,未来几十年,全球对能源服务特别是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包括交通、供暖、制冷、照明及其他家庭与工业用途的能源需求将快速上升,同时,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服务需要的能源供应也将大幅上扬。
电力是当代工业和数字经济的命脉,目前,电力仅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20%,但支撑起全球经济总量40%以上领域,也是大多数家庭的核心能源保障。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全球电力需求增速将远高于能源消费总量增速。这在当前全球能源投资中已有明显体现,对电力供应与终端电气化投资已占全球能源投资总量的50%。
国际能源署多年来的分析持续凸显电力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指出,与过去10年的趋势不同,电力消费增长不再局限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带来的电力需求迅猛增长,同样大幅推升了全球发达经济体的用电量。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将达5800亿美元,已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体现出全球经济形态的深刻变革。
报告指出,电力时代能源安全的核心在于电网建设、储能设施及其他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配置的推进速度,但目前大多数国家在这些环节的发展仍显滞后。自2015年以来,全球发电投资激增近70%,但电网年度投资增速尚不及其一半。
报告显示,以光伏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增速领先其他主要能源,到2035年,全球80%的能源消费增长将发生在太阳辐照优质区域。同时,全球核电产业加速复苏,经历20多年停滞后,预测在2035年前,全球核电装机容量至少能够实现三分之一的增长。同时,对传统大型核电站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新型设计的投资将保持双线增长。
报告预测,短期内全球油气供应将较为充裕,油价将稳定在60美元至65美元区间,随着液化天然气出口新项目陆续投产,天然气市场供需矛盾同样呈现缓和态势。但国际油气市场近期的平衡态势仍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的考验,若全球能源转型政策放缓或油气价格走低刺激需求增长,现有缓冲空间可能将快速收窄。
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液化天然气新项目的最终投资决策将有所增加,预计到2030年,将有年产能约3000亿立方米的新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投入运营,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量将增长50%。虽然天然气需求预期增长,但如此大幅增加的液化天然气产能可能导致市场供大于求。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预测石油和天然气将在未来能源演进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在现行政策条件下,直至2050年,石油和天然气需求未见峰值,且石油仍将是最主要燃料。随着发达经济体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增幅放缓,以印度和东南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连同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将贡献未来数年大部分全球石油天然气需求增量,并可能逐渐重塑国际能源市场格局。
报告指出,伴随着国际能源市场变革和国际政治格局动荡,在油气供应等传统能源安全风险之外,其他关键矿产资源领域的脆弱性尤为显著。对此,比罗尔表示,回顾近几十年的能源发展史,从未有哪个时期像现在这样,同时面临如此多燃料和技术的能源安全压力。
上一篇:持续发力,打造争先发展新节点
下一篇:“父子林”45年延绵成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