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技师学院精准链接技工教育供给侧与数字产业发展需求侧,以赛课成果转化、教学质量提升、产教深度融合为核心抓手,积极打造数字媒体特色专业群,构建从技能习得至精准就业的全周期培养链路。
搭建“共同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能力拓展课程”阶梯型课程体系,配套建设《直播实训》《网络设备配置》等教学资源,开发《直播运营》《短视频运营》2门线上课程以及11门华为云计算与大数据实训课程。同步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建设,完成电子商务专业《直播推广》课程优质课堂建设。
开展“工学一体+科研推动”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完成教师工学一体化培训138人次,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在论文发表、课题研究、教材编写、专利获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以专业工作室为引领,建立竞赛人才储备资源库。建设工作室5个,通过技能实训和大赛磨砺,打造“师徒匠心·赛训融合”数字人才品牌。工作室学生表现亮眼,在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赛项中连续三届蝉联山东省选拔赛第一名,稳居全国前十名,2025年斩获第二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网络布线项目第五名、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虚拟现实技术项目一等奖。同年,专业群还牵头承办“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覆盖全媒体运营、信息网络布线等4个重点赛项,累计承办11次市级赛事,50余人次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收获市级以上奖项。
构建“赛课联动 双链集成”赛课成果转化体系。对标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和信息网络布线赛项,引入大赛标准,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小型视频监控系统》《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及电子商务专业《网店视觉设计》教材4部,开发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操作仿真软件1个,实现竞赛成果向教学常态的有效转化,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的紧密对接。
加强校企合作,与世纪开元、中科联创、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探索基于“岗位画像”的培养模式,精准锚定岗位核心需求,让人才培养目标更清晰、产业岗位匹配度更精准。同时整合校企双方优质资源,着力构建集硬件实训设施、特色课程体系、双师型师资培养、规范化运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产教融合新生态。
依托“技能小屋”等基层服务载体,将数字专业技能培训延伸至乡村与社区,切实赋能基层人员掌握创业就业技能。创新性将剪纸、叶雕、纂绣等非遗技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成立非遗技能传承课堂,指导学生创作数字化非遗作品,着力培养兼具“数字技能匠人”“非遗文化传承人”双重特质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探索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创新性传承路径,推动实现“文化浸润技能,匠心铸就品质”的特色育人目标。(顾晓 孙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