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 (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万莲莲
“十四五”期间,遵义市桐梓县以一组硬核数据刻下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足迹:2024年,全县GDP总量由2020年的172.72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208.78亿元,年均增长4.9%。“十四五”期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145.98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208.86亿元,预计全县年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4%。一个个数据见证着桐梓县抓项目、强集群、促转型、优环境的坚实步伐,工业经济“主引擎”发展愈发强劲。
以煤为“基” 见证“黑品”变“金品”
煤,作为桐梓工业的“黑色基石”,其探明储量达42亿吨,成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十四五”以来,煤炭产量从2021年的119万吨,到2025年煤炭产量预计达240万吨,“黑色”标签正在被重新定义,桐梓以产业链延伸为抓手,践行新型工业化战略,让昔日的“黑疙瘩”变为高附加值的“金疙瘩”。
在桐梓县花秋镇的贵州安佳矿业有限公司,智能化控制系统让矿井实现全机械化作业,效率较以往提升50%,日产量约2000吨,每年生产原煤30余万吨,生产的煤炭可就近送至下游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企业进行深加工。
“我们将生产出的原煤通过洗选加工提高煤炭质量,满足桐梓化工用煤标准,从而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贵州安佳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其介绍。
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作为省内煤化工龙头,更是将煤炭“吃干榨净”的典范。该公司依托GE水煤浆气化、瑞士卡萨利氨合成等先进技术,将煤炭利用率提升至98%,每年“消化”180万吨煤炭,转化为甲醇、尿素等化工产品,每年可生产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甲醇、52万吨尿素、10万吨复合肥、5万吨车用尿素,其尿素在贵州市场份额高达80%,2024年公司产值达23亿元。
“我们公司还开发了硫回收、余热发电等衍生技术,并计划投资启动合成氨及尿素升级技术改造项目。”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疆博说,项目改造完成以后,合成氨产品单耗能预计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尿素生产能耗达到行业的先进水平,预计生产总值每年增加大概5.25亿元,利税增加1.33亿元。
“煤”产业链的延伸不止于此。在贵州娄山关经开区,贵州越洋科技有限公司的11条生产线正“两班倒”满负荷运转,为上游煤矿企业提供智能化机械化设备。“全年1.2亿元的生产目标,我们有十足把握完成。”该公司董事长冯春茂的信心,印证着煤基产业链的强劲活力。
以“风”为媒 助力山巅崛起“绿阵”
如果说煤炭是地下的能量沉淀,风能与光能便是桐梓山巅的自然馈赠。曾经寂静的山脊线,如今已崛起壮观的“绿色矩阵”,一排排银白色风机成为桐梓的“绿色新地标”;农户闲置的屋顶上,光伏板正将阳光转化为电能,让绿色红利惠及寻常百姓。
在位于桐梓县楚米镇的凉风垭一期风电场,16台发电机组迎风转动,其中12台为国内最大的6.7兆瓦双馈型机组,4台为5.0兆瓦机组,该风电场于2023年10月开工建设,2025年5月全容量并网发电,截至目前,该风电场发电量超1亿千瓦时。
“桐梓凉风垭一期风电场充分考虑了当地的风资源自然禀赋优势,选择的机组能最大限度转化风能。”遵义桐梓华新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专职工程师陈代立介绍。
依托风光资源和区位优势,桐梓县培育壮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新能源产业进入“快车道”。“十四五”以来,桐梓建成并网风电场4处,总装机容量31万千瓦,全县已累计建成并网风电场10处,装机50.3万千瓦。目前,在建2处,已建、在建、拟建项目共计21处,计划装机130万千瓦。
今年,桐梓县通过招商引资3家光伏企业,从现场勘测、设计安装到并网验收,农户只需将闲置屋顶出租,全程无需掏一分钱,还能享受租金收益。
贵州梓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监理王豪昕介绍,光伏板产生的电能会输入到南方电网,供千家万户使用。目前,全县已在8个乡镇铺开,累计安装光伏板面积达1.9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14.52兆瓦,年可发电量约1900万度。
桐梓县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工作人员吴佼基说:“力争在2030年建成在建风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助力桐梓绿色转型。”
以“服”为要 激活工业发展引擎
作为桐梓县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贵州娄山关经开区以精准服务为核心、要素保障为抓手,变“被动等待”为“主动靠前”,通过建机制、优流程、解难题,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让贵州娄山关经开区成为项目落地、产业集聚的沃土。
“十四五”以来,贵州娄山关经开区建立“一对一”包保服务机制,针对企业从签约、建设到投产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政策解读、手续代办、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累计为企业解决用地、用工、用电等各类问题200余件。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之家”的作用,让企业轻装上阵搞发展。截至目前,贵州娄山关经开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家。
落户贵州娄山关经开区的桐梓县4500吨钛制品项目,是经开区精准服务助推产业转型的案例之一。该项目作为桐梓延伸新材料产业链的关键项目,计划打造集钛材加工、钛合金制品研发于一体的生产基地,投产后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的部分就业问题,同时将推动桐梓县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提升钛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自项目落地以来,政府各级部门对办理手续提供高效服务,助力项目有序推进,经开区的‘保姆式’服务让我们按下了项目建设‘加速键’。”项目负责人姬会权说,项目在今年1月正式动工,预计2026年3月全部竣工。
风正劲,帆已满;谋新篇,启新程。“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站在新的起点,桐梓县既是奋进的攀登者,迎难而上的奋斗者,更是矢志创新的实践者。桐梓县将以改革再出发的昂扬姿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深化助企解难、政策落地、动能培育、要素保障等工作,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上一篇:仡乡嬗变绽新颜
下一篇:筑牢赤水河流域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