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不论电商还是云计算,阿里都试图证明一件事,只要投得更多,未来就能挣得更多。但短期内资本开支大增,还是影响了市场预期,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股价一度上扬4%,而后转跌。
11月25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最新季度财报,AI云业务成为最大亮点,受持续强劲的AI需求与公共云收入增长驱动,阿里云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至398.24亿元,增速再创新高。
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幅,阿里云持续扩大AI云市场第一优势,份额超过第二至第四名的总和。
在资本开支层面,阿里巴巴当季资本开支同比大增80%至315亿元人民币,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在AI+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约1200亿元。该季度,阿里巴巴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大降72%至103.5亿元,自由现金流转为净流出218.4亿元。
阿里云能保持“越投越涨”的叙事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对此做了解答。
AI云收入持续增长,确立三大优先级
财报显示,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止季度,阿里云的总收入及不计阿里巴巴并表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分别加速至 34%及 29%。
阿里也提到,AI 产品正在被广泛的企业客户加速采用,并越来越侧重于增值应用,包括代码助手,将继续对客户增长与技术创新进行投入,包括 AI 产品和服务,以提升 AI 云基础设施的采用量,并加强市场领先地位。
吴泳铭表示,目前客户需求依然非常旺盛,阿里云的人工智能(AI)服务器上架节奏,严重跟不上客户订单的增长速度,在手的积压订单数量还在持续扩大。因此,从当前的需求来看,未来增长潜力仍处于持续加速过程中。
在需求侧,企业应用各方面的需求都在快速增长。无论是企业的产品研发、产品制造过程,还是产品上线后客户日常使用的各个环节,AI需求都在持续渗透。企业在进行模型训练、推理,还是其终端客户使用他们开发的AI产品,都会用到云端算力。由此可见,企业客户的付费需求仍存在较大增长潜力,因此对AI未来的需求抱有充足信心。
同时他也提到,面对供应链持续波动,阿里的资源分配有明确的内部优先级考量,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障基座模型训练的核心优先级。AI基础设施要获取更多客户与高价值场景,核心前提是模型能力的持续迭代提升。只有模型实力不断增强,才能解锁更多用户与应用场景;而高价值场景的拓展,会进一步提升token的消耗量、质量以及客户付费意愿,这是重点投入领域。
第二,推进百炼平台的推理服务。百炼平台面向全球客户,核心目标是实现AI资源24小时高效利用,通过削峰填谷让每台AI服务器持续满载运行,进而产生更多token。这是做大百炼资源池的关键,也是资源分配的高优先级方向。
第三,兼顾内部AI化推理服务与外部客户需求。无论是内部业务的AI化改造,还是外部客户的推理服务需求,阿里都会纳入考量,但外部客户会有优先级区分:优先服务使用阿里云全方位服务(包括存储、大数据、中央处理器/CPU等资源)的客户;对于仅单纯租用图像处理器/GPU满足简单推理需求的客户,优先级相对较低。
图片来自AI生成吴泳铭:“AI泡沫三年内不太存在”
近期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关于“AI泡沫”的论战。
华尔街著名“大空头”迈克尔·巴里(Michael Burry)质疑英伟达芯片的使用寿命、股票稀释以及AI公司间的“循环融资”。巴里称,“列出的每家公司都存在可疑的收入确认问题,如果把所有交易都算进去,那图表简直难以辨认。”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表示,“市场里确实有泡沫,但我们还没看到刺破泡沫的因素。”
吴泳铭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未来三年内并不存在所谓的‘AI泡沫’,行业相关投资具备扎实的需求支撑与合理的回报潜力。”
他展开表示,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维度来看,在需求侧,有两大核心驱动力支撑ROIC的提升。
从供给侧来看,当前全球AI服务器产业链各环节——从半导体制造厂、存储器厂商到CPU供应商——自今年下半年起普遍缺货,且缺货由AI需求直接带动。而供应链厂商的扩产存在显著瓶颈,扩产周期至少需要两三年。
在这一周期内,需求增长速度远快于供给提升速度,AI资源将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行业内无论是我们自身,还是美国的大型云服务提供商,不仅最新GPU基本满负荷运行,甚至三五年前的旧款GPU也处于满载状态。综合供需两侧情况,加之AI投资的ROIC在资本支出增加后仍有明确提升空间。
而对于阿里资本开支的疑问,阿里CFO徐宏表示,此前提及的3800亿元CAPEX投资,是一项三年期规划。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若仍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不排除进一步增加投资的可能,会以积极态度布局AI基础设施投资,从当前客户需求的旺盛程度来看,此前提出的3800亿元规划可能偏保守。
关于资本开支所带来的增量营收比例如何估算,目前难以给出精准答案,核心原因是AI行业整体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同时,阿里的AI基础设施存在多场景应用模式,且各领域均在动态变化,既包括直接向客户出租服务器用于模型训练或推理,也包括利用自有服务器支持百炼平台(阿里云企业级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的推理服务,还涵盖为高德、淘宝、千问、夸克等内部应用提供支撑,助力其转化为会员服务或产品。
由于不同应用模式对应的营收水平和毛利率存在差异,当前阶段资本开支与增量营收的比例尚不稳定。但从长期来看,阿里更关注基础设施所产生词元(token)的质量及性价比。(文 | TechPulse,作者 | 张帅,编辑 | 盖虹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