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
11月21日,以“智领健康未来”为主题的2025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暨康复服务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连续四届引领行业风向的标杆盛会,科技与创新始终是贯穿全程的灵魂主线。
在圆桌会议上,中国生物制药执行董事、资深副总裁谢炘发表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公司的战略布局、研发实力与全球化愿景。他表示,中国生物制药将继续通过自主研发与精准并购双轨并行,巩固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并加速向全球制药企业30强迈进。
“中国生物制药是中国销售规模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已连续七年进入全球制药企业50强。”他介绍道,“我们的创新药储备位居全球前列,目前进入一期临床阶段的创新药超过100个,全球排名第15位。”
近年来,公司通过并购持续强化技术布局。他举例称:“我们近期以10亿美金收购了一家国内创新药企礼新医药;去年新六条颁布后,收购了A股科创板公司浩欧博;此前还收购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F-Star。”
他强调,并购的核心目标是补充现有管线、获取关键技术:“例如通过收购F-Star,我们获得了它的双抗技术平台;收购礼新医药,补充了ADC与双抗平台;并购比利时Softhale等企业,进一步拓展了吸入制剂与创新疗法能力。”
在夯实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公司注重内外联动。“我们已具备小分子创新药、单抗、双抗、ADC的自主研发能力,并通过BD合作引入前沿技术。”他指出,例如,我们与勃林格殷格翰共同在中国内地研发和商业化其肿瘤药物管线;同时,我们也将自研项目授权给国际企业,如12年前向强生出售抗癌药,五年前将自研靶点转让给海外公司。”
他特别提到内部竞争与人才引进的协同效应:“通过并购礼新,不仅补充了消化道肿瘤管线,也激发了正大天晴、泰德等子公司的技术升级。我们邀请科学家加入顾问委员会,并吸引掌握核心技术的团队加盟,持续提升研发效率。”
在疾病领域布局上,公司已在多个细分赛道建立优势。“我们在肿瘤、肝病、呼吸、外科/镇痛等领域位居国内前列。”他坦言,“此前我们在消化道肿瘤缺乏‘压舱石’产品,为此投资并全资收购了礼新医药,其CCR8靶点药物在消化道肿瘤疗效显著。”
他进一步解释此次收购的逻辑:“礼新团队的专业性与效率与我们高度契合。对方核心科学家全部加入中生,并被授予股权。凭借公司300亿元现金储备与全产业链能力,我们能够为其提供临床、报批、销售等全方位支持。”
对于中国医药行业前景,他持乐观态度:“2023年以来,中国对外许可交易额占全球近30%-40%,去年达580亿美金,今年已突破1000亿美金。这一成果得益于2015年以来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与人才红利。”
他指出:“国有资本与政府资金持续投入。未来,随着资金持续流入,中国创新药企将在全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前30强甚至前20强的跨国公司。”他总结道,“通过‘自主研发+全球并购’的双轮驱动,依托资金、技术与人才优势,我们将持续推动创新药物惠及更多患者。”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