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优质生活的“三度空间”
创始人
2025-11-24 06:55:39
0

  刘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应从完备度、便利度和舒适度三个维度推进,解决“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的问题。高完备度是“看得见”的幸福,高便利度是“摸得着”的幸福,高舒适度是“感受到”的幸福。

  所谓完备度,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尤其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近些年,国家花大力气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但仍有一些地方水、电、路、气、网等设施不够完备、不够配套,农民生活质量与现代生活的基础条件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不少农田灌溉设施因管护不及时而陈旧老化、灌溉效率低,给农事作业增加困难。通信网络基站建设尚有死角,进村手机收不到信号的现象偶有发生。还有一部分基础设施是因为过去建设标准低,影响农民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

  解决乡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完备度问题,关键要看设施建设数量与质量是否满足需要,各项设施是否配套衔接,建设、管理、应用是否统筹协同。在实施过程中,应以急需性强、兜底性强、普惠性强、影响面大为目标任务,还应考虑村庄数量在减少、乡村人口数量在减少等现实因素,不可盲目铺排,造成浪费。

  所谓便利度,就是要适应农民对生活改善的需求转变,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方便快捷需求

  在物质条件不丰富的过去岁月,农民追求的是“得利”,而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他们追求的重点则是“便利”。当前,农村养老、医疗、教育、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相比仍存差距。

  多年来,国家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加大投入,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如数字乡村建设,让数字跑腿,农民在一些方面可以“即申即享”,甚至“免申即享”,网上办结,不需跑路、不需求人、不需等待。但有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还需要进一步下沉到村、到户、到人。如有些村村医流动性大,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较低,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的愿望还难以实现。有些乡村公交车线路少、班次少,老少出行都不便利。

  解决便利度问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可超越发展阶段、超越现实能力、超越乡村实际,盲目追求“高大上”。

  所谓舒适度,就是要解决农民的感受问题,让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真切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农民生活的舒适感越来越强,如挖河修路等高强度体力劳动被机械取代。但新的问题也在不断产生。比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三大革命”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还没有完全到位。再如农村农产品交易,现在电商出售农产品说得很热闹,但实际上电商销售占农产品交易量的份额还不到1%,而经纪人交易占比高达65%,鲜活农产品市场销售份额占15%。很多农民对电商平台还不适应、操作不了。因此,应根据当下农村实际,着力发展经纪人交易。

  长期以来,送文化下乡活动是繁荣乡村文化的主要方式,但部分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不是农民想要的,农民不愿看。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参与,不能让他们只当旁观者。由农民自己创造文化、创造自己的文化,乡村文化才有生命力,农民才有兴趣参与。

  总之,舒适度需要体现生产、生活、生态和“生意”的四生契合。所谓“生意”即市场开发,现代化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需要现代化的市场开发,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营造高舒适度的“诗意栖居”,实现向现代化文明生活的跃迁。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在具体实施上应分类施策、有序推进

  一是从空间的形态看,应构建好实体和虚拟“两个空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虚拟空间鱼龙混杂,网上各类诈骗手段五花八门,不少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行骗。农村地区老人、妇女、儿童较多,辨识诈骗分子和信息的能力较弱,容易上当受骗。降低农民上网风险,加强虚拟空间管理尤为迫切。此外,还要搭建更多农民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为农民提供能引发情感共鸣的节目,提高他们在虚拟空间的舒适度。

  二是从受众主体看,乡村优质生活空间不仅要为农民打造,也要为市民提供体验。农民的生活空间重在生产生活的便利舒适;而那些在故乡“地下埋着祖宗、地上留着童年、家里住着爹娘”的新市民,还会时时泛起乡愁,他们去乡村追求的生活空间主要是旅游休闲、探亲访友、养生养老,以精神享受和康养放松为重点。

  三是从空间格局看,我国2000多个县情况千差万别,打造优质生活空间大体应以县域为单位,实施中应由单村推进过渡到多村联动。近些年,“千万工程”主要是以村为单位推进,不仅出现了不少好的典型,也积累了丰富的乡村建设经验,为在更大范围内打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奠定了基础。眼下应对风土人情、文化风俗、地理环境、生态气候等基本条件相近的村,以设施共享、产业联动、服务协同、治理一体为目标,实施多村联动、片区化推进的方略。

  四是从哲学层面看,应“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协调推进,既重“塑形”,也重“铸魂”;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当前,在完善基础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发展乡村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着力培养本乡本土的人才,破解乡土人才振兴的“卡脖子”障碍。

  (作者为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原副会长)

相关内容

加拿大印度同意启动全面经济...
当地时间11月23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期间,...
2025-11-24 07:10:47
人民日报:莫让公共空间变“...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公共空间是人们交往互动、共享生活的重要场域。然...
2025-11-24 07:10:41
防止浪费,俄罗斯流行“分享...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每年被丢弃的食物占总产量的...
2025-11-24 07:10:36
组合拳,俄努力增加房地产市...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住房建设速度明显放缓背景下,俄罗斯政府正制定...
2025-11-24 07:10:31
科技筑“息壤” 打造国家云...
  2022年,“息壤”入选国资委“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2025-11-24 07:10:26
黎巴嫩真主党证实:高级领导...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以色列军方称,当地时间23日,...
2025-11-24 07:10:21
浙江铁塔与金华市人民政府签...
  日前,中国铁塔浙江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铁塔”)与浙江金华市...
2025-11-24 07:10:15
日本曾制定三套“夺岛”方案...
(来源:新安晚报)转自:新安晚报   随着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挑衅...
2025-11-24 07:10:08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
2025-11-24 07:05:59

热门资讯

加拿大印度同意启动全面经济伙伴... 当地时间11月23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期间,加拿大总理卡尼和印度总理莫迪已同意...
人民日报:莫让公共空间变“流量...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公共空间是人们交往互动、共享生活的重要场域。然而,随着短视频、直播等网络业态兴起...
防止浪费,俄罗斯流行“分享食物...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每年被丢弃的食物占总产量的20%至40%,对环境和经济造成巨...
组合拳,俄努力增加房地产市场活...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住房建设速度明显放缓背景下,俄罗斯政府正制定住房领域综合支持措施。俄总理米舒斯...
科技筑“息壤” 打造国家云AI...   2022年,“息壤”入选国资委“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2023年,“息壤”荣获中国算力...
黎巴嫩真主党证实:高级领导人在...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以色列军方称,当地时间23日,黎巴嫩真主党高级领导人海瑟姆·阿里...
浙江铁塔与金华市人民政府签订战...   日前,中国铁塔浙江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铁塔”)与浙江金华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
日本曾制定三套“夺岛”方案,细... (来源:新安晚报)转自:新安晚报   随着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挑衅言论持续发酵,日本自卫队在靠近台海...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运动成绩史上最好,办赛经历影响...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过去10多天,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健儿齐聚大湾区,参与首次由粤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