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最近,岳阳烧烤产业学院正式开班。首届“烧烤精英学历提升班”共有26名学员,以半脱产形式学习,学制两年半。消息一出,评论区炸开了锅:“烤串有啥可‘学’的?”“直接去店里当学徒不香吗?”
其实,早在今年7月,人社部就“上新”了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在“中式烹调师”职业下增设了“烧烤料理师”工种,“烤串师傅”早就迎来了职业身份的“转正”。
烧烤到底有什么可学的?
岳阳烧烤产业学院教的不是怎么把烧烤味道做得更好吃,而是供应链管理、品牌运营、食品安全法规这些“硬核知识”。学员大多是当地的烧烤店老板,毕业后拿的是经营管理专业大专文凭,学的是开店运营和产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放眼岳阳,烧烤门店超2000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值超20亿元。传统烧烤行业长期依赖“老师傅手艺”的传承模式,正面临现代餐饮业标准化、品牌化的时代挑战。从手艺变产业的转变,为从业者打开了事业发展的新大门。
学科“基础”,收入“不基础”
从市井烟火到“科班出身”,最近几年,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专业、学院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毕业生的前景备受关注。
2016年成立的湖北潜江“小龙虾学院”,在校生还没毕业就被预订一空,毕业就业率达到100%,普遍薪资过万。淡季休假、旺季爆单,成为很多人眼中的“神仙工作”。
潜江“小龙虾学院”教师给学员示范烹饪技巧
湖南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辣条专业班,毕业即就业,大部分学生能直接进入辣条企业工作。
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为当地螺蛳粉产业标准化建设助力,2024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60亿元。
螺蛳粉学院学生与辣条班共制辣条螺蛳粉
还有陕西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德州扒鸡产业学院、宜宾燃面学院……毕业生不仅好找工作,收入也不低。
宜宾燃面学院与德州扒鸡产业学院授课现场
技能+学历:搭建职业发展“立交桥”
为啥这些专业这么“吃香”?正是因为职业院校设置的课程顺应了市场需求,学生更容易做到学以致用。与高校本科毕业生相比,这种“技能 + 学历”的培养模式,形成了差异化的有效互补,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条“就业有保障、收入有提升”的清晰路径。凭一技之长改变命运,在这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职业技能人才直接服务于地方特色经济,助力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如今,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人们对新职业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职业教育从“唯学历论”到“技能成才”,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不过这里需要提醒一句,家长和学生也需要冷静看待,这些聚焦单一产业的学院,和产业兴衰密不可分,其可持续性、通用性,都需要结合自身需求、条件,综合考量。
来源:央视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