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网讯(程小旭 黄东风 王敏)在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金荣同心国际工业园内,长沙三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郡科技”)正以其独特的“电化学生物传感芯片”技术,悄然改变着国内精准检测行业的格局。三郡科技凭借全链技术能力、国产替代突破性成果及创新商业模式,已成为中国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的一匹黑马。
三郡科技总经理杨吉飞表示,公司的发展路径,是湖南省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攻坚+模式创新”的缩影。从突破材料工艺“卡脖子”难题,到推出国产替代的电化学工作站;从创新“一体两翼”商业模式,到布局脑健康等前沿领域,三郡科技正以“芯”引擎推动中国精准检测行业革新。
攻克六大关键技术 突破“卡脖子”难题
三郡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芯片研发与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重新定义检测”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国内最专业的电化学生物传感芯片研发与应用公司。公司拥有交叉学科科研团队,与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形成了从“材料合成、卷对卷全自动化产线、传感芯片制备到POCT(即时检测)仪器”的全链技术能力。
长沙三郡科技公司生产线长期以来,我国电化学生物传感芯片产业面临四大技术瓶颈:批量化生产稳定性差、材料依赖进口、修饰工艺精度不足、多通道集成技术薄弱。三郡科技通过八年研发,成功攻克六大关键技术,实现了从材料到产品的全链自主可控。
其中,材料合成与改性技术通过贵金属纳米、碳基材料功能化等创新,电极性能提升5-8倍,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显著降低了对进口材料的依赖。批量化生产平台技术通过卷对卷自动化生产线,三郡科技实现了每批次20万支传感器的规模化制造,良品率达95%以上,成本降低50%以上。同时,电化学修饰技术、POTC模块技术、多品类工艺参数模型、多通道集成技术均为行业领先,并具备成果快速转化基础。这些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行业“卡脖子”问题,更使三郡科技成为国内极少数具备全链服务能力的企业之一。
加快国产替代 “一体两翼”驱动规模化发展
在电化学生物传感科研仪器领域,进口设备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三郡科技推出的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成为湖南省首台国产替代产品。该设备支持十多种电化学方法,兼具便携性与高性能,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1/3。该工作站不仅服务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还可帮助客户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同时公司还推出了碳、金、铂、纳米修饰等一系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科研应用的电极(SPE),打破了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用高性价比的方案支持中国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电化学生物传感芯片应用的创新研究。目前,三郡科技已与全国200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提供了产品和服务,包括清华、中国科学院等顶尖机构,推动了国产科研仪器的普及与应用。
为抓住市场机遇,三郡科技创新性地提出“一体两翼”商业模式:以传感芯片ODM(原始设计制造)为本体,以
POCT的B端市场和科研市场为两翼,形成协同发展闭环。芯片ODM本体为第三方企业提供丝网印刷电极(SPE)和定制化传感芯片,目前已签约数十家产业化客户。POCT即时检测B端市场针对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将推出系列产品。科研市场则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传感芯片服务高校、科研机构,形成技术孵化与反哺机制。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市场风险,还通过多元化场景应用加速技术迭代。
随着精准医疗需求爆发,三郡科技正布局多病种联检与健康预警。例如,除已取得技术突破的肾功能检测仪器外,计划研发肝功能居家监测,在脑梗早期筛查方向,公司正探索神经递质动态监测技术,未来有望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脑健康实时预警。
杨吉飞说,公司计划在长沙建设省级电化学生物传感研发中心,整合本地高校资源,打造“人才-技术-产业”共生平台。“未来随着省级研发中心的落地和行业标准的制定,长沙有望成为全国电化学生物传感产业的高地,而三郡科技将成为这一进程的核心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