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拍脑门”,种出个“热带果园”
创始人
2025-11-23 02:40:16
0

白恒玮采摘火龙果。

工人采摘无花果。

俯瞰火龙果种植基地。

本报记者 杨红霞 栾雨嘉 张多钧

才贡加 潘 昊  实习记者 张富昭

“我就想试试,在高原到底能不能种出热带水果!”

白恒玮的这一试,就让坐落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西么拉村青海高原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里长出了火龙果、香蕉、释迦等热带水果。

11月,寒意渐浓。青海高原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恍若置身春日。青中透紫又硕大饱满的无花果缀在叶间,掰开后果肉粉红,汁水顺着果实流下,甜香四溢;火龙果茎干翠绿挺拔,成熟的粉色果子像裹了层薄鳞,在绿叶映衬下愈发鲜亮;一棵棵高大的香蕉树上青绿色的小香蕉紧紧簇拥、奋力生长,透着沉甸甸的生机。

这些温室大棚就坐落在黄河边。沐浴着高原的阳光,灌溉着黄河水的热带水果在一茬又一茬生长中,不仅带动周边村民增收,也让当地群众的果篮子愈发丰盈。

而这一切的变化,源于白恒玮一次游玩后“一拍脑门”。

“当时到尖扎来玩,这边气候好,又紧靠黄河,觉得这里种点什么会比较好。”还没想好种点什么,白恒玮就先把大棚租了下来。

白恒玮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自言“喜欢干一些别人不干的事!”20多岁从西安跑到西宁,从商贸做起,陆陆续续经历很多新鲜事,没想到最后种起了水果。

“刚开始租下这些大棚的时候,也不知道要种啥。”于是他跑遍尖扎县所有大棚,“都是很常见的蔬菜水果”,白恒玮决定种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于是他“一拍脑袋”,决定种植热带水果。青海没有种植热带水果的先例,自己更没有种植经验,白恒玮凭着一股胆气,开始在黄河边一次次试验。

这一试,就是七年。

“2019年起步,就种了火龙果、无花果、软枣猕猴桃、福布娜、八月瓜,可惜都种死了。”白恒玮笑着回忆,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每年固定种几样,再试种几样,种得好就继续种,种不好来年再换。

从没在农村待过的白恒玮既没想过有一天会从事农业种植,更没想过自己竟成了种植热带水果的“土专家”。

“刚开始种植啥都不懂,从山东寿光请来一名技术员,结果人家只精通种菜,对热带水果是‘两眼一抹黑’。”一个技术员每年要给12万元,当时没有效益,资金也不足,白恒玮“一拍脑袋”又跑去三亚、广西学习热带水果的种植技巧。

通过数年请教专家老师,视频学习,白恒玮“已经不用专门请技术员,碰到问题自己基本能搞定”。

“这里早晚温差大、紫外线强,能帮果子更好地积累糖分和风味物质,吃起来更甜,而且大棚浇灌用的是尖扎段黄河水,这水是二级饮用水标准,干净又充足,周边也没有重工业污染,种出来的果子既安全又有品质保障。”白恒玮说尽管当时种植热带水果是一种冲动,但决定是自己下的,地方是自己精心挑选的,只要能种成功,水果的口感也一定有保证。

如今50座大棚里,火龙果、无花果、香蕉、西瓜、哈密瓜、羊角蜜、百香果已经成为固定成员,渐渐地,也有了一批批慕名而来的采摘体验者和固定客户。

白恒玮通过采摘体验和订单的方式售卖,不仅保留了水果最鲜美的味道,也能让大家近距离看到热带水果的生长方式,体验采摘的乐趣。

从渭水之滨到黄河之畔,看着满棚的水果,白恒玮希望自己的尝试能渐渐打破大家的固有思维——“让人们知道高原上不只有牛羊肉,也可以种出热带水果,而且味道不差!”

尽管白恒玮已经在黄河边种出一片“热带果园”,但“一拍脑门就试试”的性格,并没有让他因此而满足。他每年都尝试种植新品种,很多他自己也没吃过,“虽然每年都有不成功的试验品,但总有活下来的。”而这些活下来的水果也成为了白恒玮实实在在的收益。

“今年新种的黄金果目前还只是一棵小树苗,3年后才能结果。”白恒玮说农业周期长、投资大,但只要种好了,回报还是好的。所以,今年他又租下50个棚,继续他的高原热带水果试验。

(摄影:本报记者 杨红霞 栾雨嘉 张多钧 才贡加 潘昊 实习记者 张富昭)

相关内容

偷了中国游客64万日元,日...
据环球时报援引日本《每日新闻》网站11月21日报道,成田机场一名安...
2025-11-23 03:00:09
商家为防“蹭穿”给衣服上锁...
(来源:法治日报)转自: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朱婵婵□ 本...
2025-11-23 02:55:13
前十个月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本报海东讯 (记者 牛玉娇 通讯员 张璐) 11月20日,记者从海...
2025-11-23 02:55:09
丽江迎来“日照金山”最佳观...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 (记者赵黎浩)近来,云南丽江迎来...
2025-11-23 02:45:17
固定阵地“建家” 暖心服务...
(来源:工人日报) “这座‘暖蜂驿站’配备有远程医疗设备、微...
2025-11-23 02:45:13
200余件珍贵岩石矿物标本...
(来源:工人日报) 近日,“石韫山海——岩石矿物精品展”在国...
2025-11-23 02:40:32
党建共建聚合力 金融赋能助...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 今年以来,山东章丘农商银行以党...
2025-11-23 02:40:28
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态驿站...
(来源:工人日报) 11月14日,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阿克...
2025-11-23 02:40:24
松花江晨光
(来源:工人日报) 松江北路在雾霭里,把长袖舒展 松花...
2025-11-23 02:40:20

热门资讯

偷了中国游客64万日元,日本机... 据环球时报援引日本《每日新闻》网站11月21日报道,成田机场一名安检员因盗窃一名中国游客行李中的现金...
商家为防“蹭穿”给衣服上锁,是... (来源:法治日报)转自: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朱婵婵□ 本报见习记者 马子煜  近日,“巨型...
前十个月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本报海东讯 (记者 牛玉娇 通讯员 张璐) 11月20日,记者从海东市统计局获悉,今年1月至10月,...
丽江迎来“日照金山”最佳观赏季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 (记者赵黎浩)近来,云南丽江迎来“日照金山”最佳观赏季。记者了解到...
固定阵地“建家” 暖心服务随行 (来源:工人日报) “这座‘暖蜂驿站’配备有远程医疗设备、微波炉、药箱等,工会的关怀让我们心里...
200余件珍贵岩石矿物标本诉说... (来源:工人日报) 近日,“石韫山海——岩石矿物精品展”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200多...
党建共建聚合力 金融赋能助振兴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 今年以来,山东章丘农商银行以党建共建为抓手,通过组织联动、资源联...
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态驿站” (来源:工人日报) 11月14日,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阿克塞县小苏干湖湿地,大天鹅在一处水域...
松花江晨光 (来源:工人日报) 松江北路在雾霭里,把长袖舒展 松花江,在此松开束腰 江风裹着薄...
他“一拍脑门”,种出个“热带果... 白恒玮采摘火龙果。工人采摘无花果。俯瞰火龙果种植基地。本报记者 杨红霞 栾雨嘉 张多钧 才贡加 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