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0日,美国联邦地区法官裁定,特朗普政府在华盛顿特区维持数月的国民警卫队部署行动违法,要求结束这场“首都驻军”。不过,法官并没有让命令立刻生效,而是将其暂缓21天生效,推迟到12月11日前后执行,为白宫留出了上诉窗口。这份“先判违法、后缓执行”的裁决,把总统能否绕开地方同意、以治安名义向城市派兵的问题,从政治争吵推向了更清晰的司法坐标系。
△美联社报道,法官下令特朗普政府在首都华盛顿特区停止部署国民警卫队为何会有“首都驻军” 又为何会被告上法庭
这场官司要追溯到今年夏末。
今年8月11日,特朗普宣布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进入“治安紧急状态”,随后把特区国民警卫队的指挥权收归联邦,并从外州调来一批国民警卫队进城巡逻,累计超过两千人,部署在地铁、公园和一些治安敏感区域。白宫当时的说法是:要压制暴力犯罪,保护联邦机构和首都安全。
华盛顿总检察长很快提出反对,向地区法院提起诉讼,理由为:治安和警务日常归地方政府管辖,总统可以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兜底”,但不能不经过市长同意就长期接管,更不能让外州部队在首都做常态化执法。
△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联邦法官裁定,特朗普政府向首都华盛顿特区部署国民警卫队非法,并称其无权派遣军队以“威慑犯罪”地区法官20日的裁定支持特区政府的立场。法官在长达61页的意见书中明确表示,总统可以保护联邦财产,但不能把“对付犯罪”当作理由,在没有地方同意的情况下长期派兵进城,并把外州国民警卫队当作首都治安力量来使用。
接下来的程序路径清晰而且几乎可以预期:司法部大概率会在暂缓期内向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并申请继续冻结地方法院命令;一旦上诉法院作出裁断,该起案件很可能与其他城市的同类官司一道,最终被推到最高法院统一定界。
全国诉讼版图正在成形 首都成最特殊一块
若只把今日的裁决理解为“首都是否需要驻军”,就低估了其中的含金量。
△路透社报道,联邦法官裁定特朗普政府在首都华盛顿特区部署国民警卫队违法,该诉讼正与全国其他类似案件同时进行
过去几个月中,特朗普在多个民主党主政的城市动用或威胁动用国民警卫队,比如洛杉矶、波特兰、芝加哥等地,理由都差不多:治安恶化、移民执法受阻、联邦机构需要保护。由此引发的诉讼已经在全国铺开,伊利诺伊州与芝加哥的案件甚至已经进入最高法院的紧急审理阶段。换句话说,目前全美范围内对“联邦派兵”的司法围堵已成体系,成了一场全国性的“派兵合法性大考”,而华盛顿特区作为首都,是联邦权力的核心舞台,也是政治叙事最容易被放大的地点,于是先被法官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
另外,华盛顿的特殊性也让它更容易成为争议焦点。华盛顿并不是州,自治权来自国会授权;同时,特区国民警卫队原本就是为应对首都安全危机而备,在历史上也更容易被总统直接调动。但今天法官划出的权力边界是:总统可以“兜底”,但必须是紧急、有限度的“兜底”;而不得把紧急权力常态化为地方接管。
更深冲突:联邦与地方 谁说了算?
从洛杉矶到芝加哥,再到今天的华盛顿,把全美这些案子串在一起思考,不难发现,其背后都绕不开一个老问题:城市治安到底归谁管?而同时也应看到,这不仅是治安议题,更是美国联邦制的一道裂缝:联邦权力何时可以压过地方警务自治。
白宫的逻辑是:总统有法律授权,在“常规力量不够用”的时候可以临时调动国民警卫队执行联邦法律;而地方政府的逻辑是:治安是州政府的日常权力,联邦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可以介入,而且必须是短期、有限度的。
△《纽约时报》报道,联邦法官在长达61页的意见书中写到,出于多种原因,特朗普政府8月开始在首都展开的部署行动非法
今天的法院判决就是在这条分界线更靠近“地方优先”的一侧落下了法槌。它既是对地方自治的法律确认,也是对联邦政府在国内派兵权的一次制度性“回看”。
目的与效果:治理上难说见效 政治上却很“见效”
那么,白宫派兵究竟有没有达到目的?
特朗普派兵的公开目的是降低犯罪、恢复秩序和城市安全。但央视记者获悉,从数据走势看,相关城市今年暴力犯罪整体都在下降,而且下降趋势早在派兵前就已经出现,因此很难说改善是派兵带来的。这也是多地法官质疑派兵必要性的背景之一。
△《卫报》报道,联邦法官叫停特朗普政府在华盛顿特区部署国民警卫队,此举使特朗普向美国多城派遣军队的努力遭遇障碍,并在法律上受挫
不过,若从政治效果看,派兵确实也获得了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把全国议题牢牢拉回“治安、移民、民主党城市治理问题”上,强化了特朗普强调的“法律与秩序”形象,也让地方政府处在持续的舆论与行政压力之下。
但与此同时,社会忧虑也在积累:军警力量常驻城市,会不会让执法过度军事化?会不会压缩抗议和公共表达空间?会不会让地方政府的警务指挥权被架空?这些忧虑并非想象,因为一旦这一做法被最高法院认可并常态化,就可能成为政府处理“城市不顺眼问题”的惯用工具,而这正是各地诉讼密集出现的根本原因。
白宫几乎肯定会上诉,因为法官已经把撤军命令推迟21天,这给上诉留出了时间。
如果白宫上诉并最终案件被推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要解决的便是一个“全国统一标准”问题:总统到底能不能以治安为由,把国民警卫队派进城市。
最高法院眼下正在通过紧急程序处理“特朗普诉伊利诺伊”案,案件的核心在于总统能否引用有关“只在战争、叛乱,或正常执法力量确实搞不定时才可临时调动国民警卫队”的法律,作为把外州国民警卫队派进芝加哥的法律依据。
基于最高法院的一贯风格,舆论分析认为,更可能出现的判决结果不会是“总统想派就派”或“总统一律不能派”这种极端答案。接下来上诉法院甚至最高法院会如何书写边界虽然答案尚未揭晓,但美国联邦制在这条路口上的抉择,已经开始成形。(央视记者 武卫红)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上一篇:对这样的日本必须严加管束
下一篇: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