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禾智能"或"公司")11月22日发布公告称,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拟终止"智能煤炭干选机产业化项目(一期)",并将该项目剩余募集资金21,909.37万元(含利息及理财收入)变更投向"120MW/24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新项目总投资25,209.00万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全部投运,标志着公司正式切入新能源储能赛道。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回顾
公司于2023年3月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5,058.00万元,净额34,449.38万元。截至2025年9月30日,募集资金使用及余额情况如下:
| 序号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项目总投资额 | 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 | 累计投入金额 | 投资进度 | 募集资金余额 |
|---|---|---|---|---|---|---|
| 1 | 智能煤炭干选机产业化项目(一期) | 30,058.00 | 30,058.00 | 9,018.63 | 30.00% | 21,909.37 |
| 2 | 补充流动资金 | 5,000.00 | 5,000.00 | 5,000.00 | 100.00% | 0.00 |
| 合计 | 35,058.00 | 35,058.00 | 14,018.63 | 21,909.37 |
注:募集资金余额含对应募集资金账户产生的利息及理财收入并扣除手续费后的金额
项目变更核心原因:煤炭市场低迷与转型需求
公告显示,原项目推进受阻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煤炭行业周期性调整,2024年以来受钢铁行业需求疲软、"双碳"政策推进等影响,煤炭价格持续低位震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意愿显著下降。数据显示,2025年1-9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4%,已连续33个月下滑;二是市场需求萎缩,同业公司美腾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1.47%,反映行业整体承压;三是实施主体持续亏损,控股子公司卓海智能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1亿元,2025年1-9月再亏1,791.79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8.16%。
| 项目 | 2025年1-9月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
| 卓海智能营业收入(万元) | 1,834.96 | 3,485.52 | 2,222.66 | 3,260.62 |
| 卓海智能净利润(万元) | -1,791.79 | -1,782.31 | -4,607.85 | -3,036.89 |
新项目聚焦用户侧储能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拟将剩余募集资金投向的"120MW/24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由卓海智能与全资子公司安徽阳光优储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实施,计划在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工商业发达地区建设储能电站,具体规划如下:
| 建设地点 | 装机规模(MW/MWh) | 项目总投资(万元) | 拟投入募集资金(万元) | 实施主体 |
|---|---|---|---|---|
| 安徽省 | 50/100 | 25,209.00 | 21,909.37 | 卓海智能、阳光优储 |
| 江苏省 | 20/40 | |||
| 浙江省 | 20/40 | |||
| 上海市 | 15/30 | |||
| 广东省 | 15/30 |
该项目总投资25,209.00万元,除募集资金外,其余3,299.63万元由公司自筹解决。项目财务测算显示,其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7.52%,投资回收期6.94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战略转型逻辑:把握储能行业发展红利
公司表示,此次转型主要基于三大行业机遇:一是政策强力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需达1.8亿千瓦以上,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二是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我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超1.2GW,预计2025年将达4GW/10GWh;三是盈利模式成熟,随着峰谷电价机制完善(全国12省最大峰谷价差超1元/kWh)及储能成本下降,工商业储能项目回收期已缩短至5年以内。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8.3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47%,其中用户侧储能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风险提示与应对措施
公司同时提示两大核心风险:一是电价政策变动风险,若峰谷价差缩小可能影响项目收益;二是固定资产折旧压力,项目投产后将新增折旧成本。对此,公司计划通过三方面应对:一是在合同中约定电价联动条款,二是与第三方电力交易机构合作扩大收益来源,三是严格筛选项目确保收益率达标。
本次议案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公司表示,通过本次募集资金投向调整,将加速推进"智能装备+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