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很多家长对“腺样体面容”都不陌生,因为自己孩子存在口呼吸等问题,他们总焦虑孩子会不会出现腺样体面容。为帮助市民正确认识腺样体面容、了解口呼吸,近日,记者采访了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周毅波。
腺样体面容发展分三阶段
什么是腺样体面容?周毅波介绍,腺样体面容是指由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炎、鼻窦炎等导致的上颌骨发育障碍。其中腺样体肥大是主因,所以被统称为“腺样体面容”。腺样体面容主要表现为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上翻、眼距宽、鼻梁塌陷、缺乏表情等,一旦形成,难以恢复。
周毅波告诉记者,腺样体面容发展分三阶段,早期阶段为2~3岁。由于环境、饮食、体质因素,很多孩子因过敏、感染继发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会导致孩子鼻腔呼吸不畅而需要用口呼吸方式代偿。这时张口呼吸发生,孩子面容还看不出任何变化。通常需要反复、持续1年以上的张口呼吸才能使面部骨骼肌肉形态发生变化,出现腺样体面容的端倪。如果该阶段及时纠正口呼吸,腺样体面容就完全可以避免。
发展阶段为3~8岁。这个时期腺样体在发育过程中生长最快,达到最大。长期打鼾、张口呼吸的孩子会渐渐“变丑”,上颌渐渐变长、上唇往前凸,下巴往后缩,腺样体面容越来越明显。这个时候,及时纠正口呼吸,加上一些针对性的锻炼,有一定几率恢复。
定型阶段为8~10岁。这个时期孩子的颅骨、面部骨骼基本发育定型,腺样体面容也随之定型。这个时候即便解决了长期口呼吸的习惯、面容恢复起来也有一定难度,需要口腔正畸科医生进行干预。
口呼吸、打鼾等症状要注意
“预防‘腺样体面容’,及早发现是关键。”周毅波表示,家长担心是因为腺样体肥大会影响孩子颜值、智力、身高,甚至诱发呼吸道疾病。腺样体肥大通常无法用肉眼辨别,但家长可以细心去观察孩子的状态,如果出现长期鼻塞、鼻子不通气;没有感冒、鼻炎等诱因的打鼾超过一个月,改变姿势也无法缓解,甚至憋醒;长期口呼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此外,周毅波强调,如果腺样体肥大严重堵塞鼻腔、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等情况时,一定要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不用担心切除腺样体会影响免疫力,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切除小部分后,也不会影响免疫力。
据了解,目前腺样体手术及麻醉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通过内镜,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精准消融,同时对伴有扁桃体肥大者可一并手术,不会对面部造成损伤,也几乎不流血,手术及麻醉时间短,术后一般没有明显疼痛感。同时,为方便广大患儿住院手术,寒暑假期间,科室还会优化就诊流程及资源配置,实施“日间手术”及“周末手术”,让患者可以在一天内完成手术准备、手术过程以及术后观察,住院时间基本控制在24~48小时内。
“不是所有腺样体肥大都需要手术的,医生会根据不同孩子的病情,进行干预。”周毅波介绍,当有手术顾虑时,他们也会建议进行纯中医药治疗。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综合运用中医药方法,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全面调理。家长不仅需要确保孩子按时、按量服药,还要注意清淡饮食,要耐心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若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中如何预防腺样体肥大?对此,周毅波提醒,首先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早诊断、早治疗,治疗彻底,避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炎症刺激,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造成淋巴组织增大,就能引起腺样体大、扁桃体大。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熬夜,加强运动,保持合理体重,提高免疫力。此外,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少吃高脂高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