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为本年度A级车展的“收官之战”,2025广州国际车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场展出规模达22万平方米的展会,也成为前瞻明年车市动向的一扇窗口:首发新车93台、新能源车型达629台,这些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产品,集中展现汽车产业的新质生产力;L3级智驾、下一代电池技术等加速落地,或将重塑技术格局。
新能源展车吸引众多参观者。广汽集团供图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在汽车总销量占比中跨过50%分水岭,成为“多数派”。与这一大趋势暗合,本次展出的1085台展车中,新能源车型629台,占比达58%。
细观新能源内部,增程式新车型集中发布成为一大看点。小鹏汽车上市首款增程车型X9超级增程版,售价30.98万元起。零跑汽车D19增程版也亮相车展,这款新车搭载80.3度超大电池包,纯电续航达500公里。广汽埃安推出旗下首款增程车型——埃安i60,售价10.48万起,期望叩开10万级增程潜力市场的大门。
“增程与纯电的路线分化,反映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王萌认为,此前,增程的优势在于解决续航焦虑,纯电则在用车成本等方面更具潜力。但随着增程“大电池”风潮兴起,中短途出行都可用电正成为新口号。但也有业内人士对于增程的“大电池”配置产生质疑,蔚来董事长李斌就认为,增程将电池越做越大,挤占了车内空间,也削弱了与纯电的差异化竞争。
高阶智驾与下一代电池技术,被视为技术突围的关键领域。本届车展上,新技术成为不少车企的宣传重点。华为的鸿蒙智行展区,是本届车展上人气最高的展区之一。展区内,问界、智界、享界等“五界”车型一字排开,同时还展示了华为一系列智能技术方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CEO靳玉志透露,乾崑智驾方案已在北上广深等7个城市开展高速L3级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路测,预计2026年实现规模上路。
从技术概念迈向商业化落地,L3级自动驾驶的推进步伐显著加快。广汽集团旗下品牌昊铂也宣布,其旗舰轿车昊铂A800已以120公里的时速开启L3级高速路测,成为全国首个在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下进行公开实测的车型。
电池技术领域同样也带来一些新展示。上汽MG在本届车展上首发搭载半固态电池的MG4半固态安芯版,新车将于12月交付。广汽也不甘落后,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车展上宣布,在番禺建设的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正式投产,计划2026年实现小批量装车试验,2027年至2030年逐步规模化量产。
记者也注意到,此次广州车展,北京现代、东风标致、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等合资或海外豪华品牌缺席,从一个侧面显现出这些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转型上处于落后身位,在华市场竞争力有所下滑。而前来参展的合资品牌,纷纷与中国科技公司展开合作,用上“中国大脑”开启智能化反攻。
在大众展区,金标大众纯电SUV——ID. EVO概念车亮相,基于该概念车打造的量产车型与众08已于今年11月完成工信部公示。该车型为大众与小鹏联合开发,将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
BBA也均有新动作。奥迪A5L乾崑智驾在车展期间上市,这款首搭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将实现“机械魅力”与“前沿智能”深度融合。此外,宝马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智能交互系统,将在iX3车型上率先落地。奔驰新车型——纯电CLA也联合Momenta打造本土化辅助驾驶功能。“合资品牌正在用‘中国脑’补课智能化。”在王萌看来,通过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合资车企试图缩短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来源:北京日报
上一篇:治理餐饮浪费不止于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