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彭靖斯)近日,蠡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历时七年的买卖合同纠纷,既维护了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又为债务人提供了可行的还款方案,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2018年,戴某在吴某处订购货物,吴某按约定履行供货义务后,戴某却未按时支付货款。经吴某多次催要,戴某于2022年1月出具欠条确认欠款金额,后分别于2023年1月、2025年1月偿还部分货款,并于2025年1月29日重新出具欠条确认尚欠货款1.5万元。截至起诉前,戴某经多次催讨仍未能还款。
该案调解难点在于:这笔货款拖欠时间长达七年,其间虽经多次催要且债务人出具了多份欠条,但还款进度缓慢,双方互信基础薄弱。吴某因长期未能收回货款,对调解心存顾虑;戴某则因资金周转压力,难以一次性付清欠款。
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深入了解案件背景,发现这起纠纷不仅涉及货款清偿,更关乎市场诚信交易秩序的维护。调解过程中,法官一方面向戴某释明长期拖欠货款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引导吴某考虑戴某的实际经营状况,给予适当的履行宽限期。经过多轮沟通协调,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戴某自今年10月起每月给付2000元,直至款项全部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