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创始人
2025-11-26 02:51:10
0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英语教学正从单向知识灌输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中课堂时空受限、学情反馈滞后、个性化指导不足等问题日渐凸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突破,其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破解教学痛点、推动教学方法迭代的重要力量。本文围绕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方法创新命题探索具体实践路径,旨在为构建高效能、个性化、智能化的英语教学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方法,助力学生核心素养与语言应用能力协同提升。

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价值体现

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方法创新,既是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英语教学现实困境、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其意义集中体现在学习者、教育者、教学体系三个维度。

从学习者维度看,可破解个性化学习缺失痛点,实现因材施教。传统英语教学多采用“一刀切”模式,而人工智能可通过学习行为大数据,实时分析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语法薄弱点、口语发音问题等学情信息,为不同学生匹配差异化教学内容与练习任务。例如,通过智能题库推送个性化习题、借助语音测评系统逐句纠正发音,每名学生都能在适配的节奏中提升英语能力,真正实现“千人千策”教学目标。

从教育者维度看,可减轻教师重复性工作负担,释放创新活力。英语教学中,单词听写批改、作文语法纠错、口语作业评分等重复性工作,往往占据教师大量时间与精力,导致其难以投入教学方案优化、课堂互动设计等重要环节。人工智能工具可高效承接此类任务,如智能批改系统能高效率完成全班作文的语法、拼写错误标注,并生成学情分析报告;语音识别技术可自动评估学生口语的流利度、准确度,减少教师主观评分误差。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更让教师从“执行者”转变为“设计者”,有更多精力探索创新性教学方法,推动自身专业能力向智能化教学方向升级。

从教学体系维度看,可推动教学方法转型优化,完善教学闭环。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调整多依赖教师的教学经验,难以精准定位教学问题,而人工智能可打通“教学-练习-测评-反馈-改进”全流程数据链路,使英语教学法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如通过课堂互动数据判断某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通过阶段性数据测评,分析教学方法的适配性,为优化教学方法提供量化依据。这种数据驱动式创新模式,能让英语教学方法迭代更具针对性,逐步构建起动态调整、持续优化的智能化教学体系,推动英语教育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型。

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路径

依托人工智能重构课堂教学,激发课堂互动活力。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需借助人工智能打破“教师讲、学生听”传统模式,创新“沉浸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其一,可利用人工智能构建“虚拟情境教学法”,通过VR师范生课堂英语教学情景、教学实训系统还原真实语言场景,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实践的场景应用,解决传统“哑巴英语”中“学不会、用不上”的问题。其二,可借助智能互动工具创新“协作式教学法”,如通过智能分组系统,根据学生的学情差异自动组建“互补型”学习小组,每组学生借助线上协作平台完成英语剧本创作、主题辩论等任务,教师则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查看各组进度,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精准指导,既提升学生的语言协作能力,也让课堂互动更具针对性。

借助人工智能优化课后巩固,延伸教学时空边界。课后巩固是英语知识内化、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需利用人工智能打破“课后=做题”单一模式,创建碎片化、个性化的巩固方法。其一,可依托智能学习平台实施“碎片化积累法”。结合学生的课后时间碎片(如通勤、休息间隙),推送适配的微学习内容,如针对词汇薄弱学生推送“单词闯关小游戏”,针对语法薄弱学生推送“10分钟语法微课+即时练习”,让学生在碎片化时间中实现知识巩固,避免“集中复习压力大、知识遗忘快”问题。其二,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创新“个性化纠错法”。学生提交课后英语作文、口语录音后,智能系统不仅能标注错误,还能分析错误原因,如“时态混淆”“固定搭配错误”等,并推送对应的知识点讲解与同类练习,同时生成个人错题档案,定期提醒学生复盘,让课后巩固从“盲目纠错”转变为“靶向补弱”,提升巩固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革新教学评价,实现多元多维评价。可借助人工智能构建“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英语能力。其一,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过程性评价。智能系统能实时记录学生的课堂互动次数、课后练习完成质量、口语测评进步幅度等数据,生成“个人学习成长曲线”,让教师与学生清晰地看到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避免“一考定优劣”的片面性。其二,可依托多维度测评技术实现多元化评价。除传统的知识测评(词汇、语法),还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测评口语能力(流利度、准确度、语调),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测评写作能力(逻辑连贯性、表达丰富度),或通过VR场景任务测评语言应用能力,从“单一维度”转向“知识+能力+应用”多维度评价,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基金项目:重庆市2023年本科高校“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一流外语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项目”〕

相关内容

庄子峁是个好地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李 文 山连着山,峁接着峁。...
2025-11-26 04:30:16
团中央青年讲师团在我省宣讲
本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吴东泽)由团中央宣传部、共青团甘肃省委...
2025-11-26 04:30:11
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新疆阿勒泰地区,由太阳能光...
2025-11-26 04:25:25
河岳丹青 陇原诗画
石林峥嵘何壮哉 黄河苍莽向天外 (中国画) 陈顺尧 黄河流过...
2025-11-26 04:20:55
内蒙古通辽:“看屏种地” ...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初冬的内蒙古通辽,寒意渐浓,却...
2025-11-26 04:20:50
【文化评析】“打开”地名,...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文化评析】  据报道,近日,《河...
2025-11-26 04:20:45
10月份我国民航运输规模增...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訾谦从...
2025-11-26 04:20:40
中铁十八局三公司警企携手护...
11月17日,中铁十八局集团三公司绵阳科技城项目党支部主动联合涪城...
2025-11-26 04:20:28
主场1比3不敌首尔,亚冠整...
(来源:上观新闻)2025赛季的最后一个主场,刚刚在大连捧起中超联...
2025-11-26 04:15:13

热门资讯

庄子峁是个好地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李 文 山连着山,峁接着峁。在黄土高原的群山里,庄子峁是一个名...
团中央青年讲师团在我省宣讲 本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吴东泽)由团中央宣传部、共青团甘肃省委共同主办的“奋进‘十五五’ 青春挺...
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绿色...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新疆阿勒泰地区,由太阳能光伏板汇聚成“蓝色海洋”,由风力发电...
河岳丹青 陇原诗画 石林峥嵘何壮哉 黄河苍莽向天外 (中国画) 陈顺尧 黄河流过的地方 (中国画) 徐 瑞 ...
内蒙古通辽:“看屏种地” 沃野...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初冬的内蒙古通辽,寒意渐浓,却丝毫挡不住丰收的喜悦——金色的玉米...
【文化评析】“打开”地名,开启...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文化评析】  据报道,近日,《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0月份我国民航运输规模增势良...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訾谦从中国民航局了解到,10月份,我国民...
中铁十八局三公司警企携手护航平... 11月17日,中铁十八局集团三公司绵阳科技城项目党支部主动联合涪城区青义镇公安交通管理支队,共同开展...
主场1比3不敌首尔,亚冠整整一... (来源:上观新闻)2025赛季的最后一个主场,刚刚在大连捧起中超联赛冠军奖杯的上海海港队显得颇有些尴...
观点人物|京华烟云 左晖与刘肖... 观点网 十一月的地产圈,一则耐人寻味的人事变动悄然上演。曾任职万科开发经营本部营销副经理的赵然,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