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专业会计团体之一澳洲会计师公会近日发布《2025年商业科技应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过去12个月,中国内地企业的人工智能(AI)应用率与应用成熟度实现同步提升。21%的受访者表示,AI已广泛融入企业的各个环节,综合采用第三方AI工具、定制化AI工具以及自研工具,较上次的调查比例9%显著增长,并在所有受访市场中位居首位。此外,30%的企业已在数个领域适度应用AI,主要依赖第三方AI工具。
报告发布后,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南区委员会会长、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陈建峰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化和AI技术给重复性、流程化的基础技能岗位带来最直接的影响。这一趋势将促使企业在人才引进上做出结构性调整,通过招募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人才来重塑各职能领域。
“随着数字化转型带动复合型人才需求增长,企业不能只着眼于填补新岗位缺口,还应继续提升或再培训现有雇员的科技应用技能。”陈建峰说。
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中国内地雇主正积极重塑人力资源策略,以满足不断更新迭代的业务需求。调查发现,受AI应用普及影响,32%的受访者表示,过去12个月企业减少招聘初级财会人员,与此同时,18%的企业积极为其财务部门扩招具备AI专业素养的人才。
陈建峰认为,这一变化反映出AI正在重塑会计与财务行业的人才结构——重复性的工作职能加速自动化智能化,而具备技术与业务复合能力的人才需求迅速上升。这一趋势创造了新的职业发展机遇,也伴随对传统职能的技能提升要求与转型适应。
陈建峰进一步指出,随着AI技术在处理核算、对账、报销等流程上实现自动化,财会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这一变革推动财务岗位的核心价值从基础操作,加速向分析、战略支持与风险控制等高价值领域迁移。因此,市场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正转向具备跨学科知识,能够运用科技胜任战略决策、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士。
陈建峰还指出,中国内地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在亚太区中领先,但仍然普遍面临输出结果缺乏透明度或可解释性、引发数据/隐私问题和对现有技术系统集成的挑战等瓶颈,AI的真实价值尚未完全释放,企业在“用AI”与“用好AI”之间仍有明显差距。
企业如何有效释放AI价值?陈建峰表示,只有让AI的效果可度量、可分析,才能形成稳定、可持续的投入逻辑,使技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长期战略。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陈建峰表示,首先应明确企业面临的核心业务挑战,将技术投入与战略目标紧密绑定,避免在缺乏清晰方向时推动大规模投资。其次,借助技术专家进行诊断,能够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匹配适合自身现状的AI应用方案。同时,企业应建立一套可对比、可追踪、且“对标成效”的投资回报评估体系,并通过持续的反馈机制推动技术在组织内部的迭代与优化。
对中小型企业而言,陈建峰认为,有限的资源意味着更需要在投资决策上保持聚焦和审慎,应优先考虑能提升核心业务的技术方案,确保每一项投入都具有明确的业务价值。同时,以阶段性的方式分步推进AI投资,能够帮助企业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逐步验证效果,避免“一步到位”带来的风险。企业还应定期回顾技术应用表现,与过去的成果进行对比,保持技术方向与整体业务战略的一致性。
报告还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也加剧了企业对网络安全的关注。过去12个月内,74%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持续使用网络安全软件。35%的受访者表示网络安全已全面融入公司战略与运营,并基于数据和威胁情报持续改进,定期进行独立审查与测试,该比例高于28%的调查平均值。
“中国内地企业对数据保护的重视程度与实践水平正显著提升。”陈建峰表示,持续提升员工的网络与数据安全意识十分关键,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指引让雇员负责任地使用AI,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企业数据资产安全。同时,中小企业通常依赖第三方软件,必须保持警惕,定期进行评估与更新,以防范不断升级的网络威胁。此外,采用安全运营中心模式或其他技术外包解决方案,也不失为有效监控并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可行之策。
报告还指出,65%的中国内地受访者预计,其所在企业未来12个月将进一步增加对AI技术的应用,较上一次调查跃升17个百分点。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内地人工智能强劲的增长势头,以及企业对其战略价值的持续信心。”陈建峰表示,中国“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这一战略部署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并推动AI在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激活全产业链的创新活力。(经济日报记者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