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2通电话!特朗普在和中方通完话后,立马给日首相高市早苗打去了电话,到底谈了什么,日方拒绝透露?中美、美日谈了什么?日本政府还能坐得住吗?
11月24日晚上,中国外交部突然发布简短通报:中美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通话。
按照中方的说法,这次通话由美方主动发起,整体氛围是积极、友好、建设性的。
那我们就来看看,双方主要谈了什么?
根据中方发布的纪要可知,中美这次谈论了贸易合作、台湾问题、乌克兰危机等众多话题,其中,鉴于台湾问题是重中之重。
中方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呼吁中美作为二战战胜国,共同维护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虽未直接点名日本,但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这番话的意思就不用多说了。
作为回应,特朗普在通话中,不仅肯定了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更明确表示“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
可以看出,这次通话的整体氛围还是很好的。

要知道,特朗普上任后一直以“美国优先”为旗号,鲜少在涉台问题上明确表态,此次却迅速呼应中方立场,背后必有深意。
我们要结合两个时间点来看:
一是釜山会谈刚刚结束没多久,中美贸易休战,达成了一些共识;
二是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搞事,直接冲撞了中方的利益红线。
这也就说明了,中美此次通话的两个重要意义:
一方面,揭示了中美关系的“新常态”。尽管双方在贸易、科技等领域竞争激烈,但在维护地区稳定、防止冲突失控方面存在共同利益。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中美关系“非常牢固”,并透露已接受邀请将于明年4月访华,这表明双方正在探索一种“竞争性共存”的框架。
对中国而言,通过与美国直接沟通,既避免了与日本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又将台海问题重新锚定在国际法理与历史正义的维度上。

对美国来说,支持二战秩序既是维护自身霸权合法性的需要,也是防止被盟友拖入冲突的理性选择。
这也就带出了此次通话的另一重意义:美国认为,“日本可以挑衅中国,但绝不能绑架美国。”
大家都知道,日本敢大肆挑衅,仰仗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美国这杆大旗,也就是他们口中常挂着的美日安保同盟。
这一次,中美通话虽未直接提及日本,但指向性已经是相当明确了,日本既然听不进去我们的话,那就只能让美国去“教育”了,就是要给日本右翼的错误行为画上明确的“休止符”。
那么,这通电话打得究竟有没有用?答案显而易见。
在挂断中方电话之后,特朗普就立即通知日方,要和高市早苗通电话。
从通话时机与方式看,特朗普对高市早苗的联络更像“上级对下级的指令”。
至于通话的内容,高市早苗透露称,主要谈了日美的紧密合作关系,“特朗普欢迎我随时给他打电话”。

至于是否谈到了近日因错误涉台言论引发的风波时,高市只表示“不便透露细节”。
结果其实也不难猜,按照当前的处境,特朗普无非就是对华示好以换取贸易谈判筹码,对日施压以防止过度冒险被卷入冲突。
简单点说就是,美国既需借日本制衡中国,又不愿被日本拖入战争泥潭。
日本《朝日新闻》曾猜测,特朗普可能效仿“俄乌调停模式”介入中日争端。
但现实是,中国对此类提议必然强硬回击: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接受任何第三方调停领土争端:接受调停意味着自主权让步,这将开创危险先例。
所以,这个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那么现在,高市早苗的困境就在于:若对美屈服撤回言论,将遭遇国内右翼围攻;若坚持强硬,则可能被美国作为“弃子”。
其实,高市早苗的危险言论,本质上就是一场政治投机。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试图通过炒作台海议题转移国内矛盾,同时借美国“印太战略”之机拓展军事空间。
然而,这种策略建立在两个误判之上:一是低估了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二是高估了美国在战略利益上的“无条件支持”。
在最近的G20峰会上,高市早苗四处寻求对话却屡遭冷遇——国际社会早已看清,在中美共同关注的问题上,日本的单边挑衅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
接下来,无论事情会如何发展,结果都早已注定: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试图颠覆战后秩序的行为绝不会被容忍。

中美或许在诸多领域存在分歧,但在维护东亚战略稳定这一底线问题上,双方有足够的方法防止局面失控。
回望历史,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不仅是法律文件上的条款,更是亿万生命换来的教训。这通电话就是在说明一个道理:任何企图否定历史、破坏和平的行为,终将遭到反噬。
上一篇:原创 亚冠精英联赛:墨尔本城重振旗鼓,柔佛连克蓉城申花
下一篇:军事凯恩斯主义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