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这是一生的幸运,赶上百年不遇的新能源机遇;若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汽车。”回顾科研道路时,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廉玉波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新当选的院士中,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中,廉玉波来自比亚迪(002594.SZ、01211.HK),显得特别突出。
目前,廉玉波的职务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从在江苏仪征汽车制造厂工作算起,他造车已有38年。
2004年2月,廉玉波接受王传福邀请,加入比亚迪。20多年来,廉玉波带领团队开发了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和中国首款纯电动汽车e6,攻克了刀片电池、双模技术、e平台、CTB技术、云辇、易四方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他不仅是比亚迪汽车研发的主刀者,也是中国汽车电动化的技术拓荒人。
“创新在比亚迪是永恒的主题。”廉玉波说。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自2018年有可查数据显示,比亚迪盈利能力虽有起伏,但研发费用持续保持增长,而且持续高于公司同期归母净利润。
近8年来,比亚迪归母净利润累计达1363.24亿元,而研发费用约1812亿元。
攻克刀片电池等关键技术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67.1%,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有8位女性科学家。
据悉,本次两院院士增选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本次院士增选,进一步优化了院士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地区和行业布局。
本次增选后,我国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908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002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2025年增选院士中,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中,廉玉波来自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廉玉波出生于1964年4月,现年61岁,1987年7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仪征汽车制造厂工作,后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工作,曾任上汽集团仪征汽车公司副总工程师。
2000年,由于业务单元重组及人事变动等多重原因,廉玉波离开上汽仪征汽车公司,加入上海同济同捷汽车设计公司,任常务副总经理。
2004年2月,廉玉波接受王传福邀请,加入比亚迪,历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汽车产业群总工程师等。
2023年7月15日,廉玉波辞任比亚迪公司副总裁职务,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职务,并继续担任公司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职务;8月31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同年,当选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
目前,廉玉波的职务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从在江苏仪征汽车制造厂工作算起,他造车已有38年。
20多年来,廉玉波带领团队开发了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和中国首款纯电动汽车e6,攻克了刀片电池、双模技术、e平台、CTB技术、云辇、易四方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他不仅是比亚迪汽车研发的主刀者,也是中国汽车电动化的技术拓荒人。
前10月销量370.19万辆
“创新在比亚迪是永恒的主题。”廉玉波说。
廉玉波介绍,比亚迪二十年如一日坚持投入,培养了11万研发大军,让“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工程师文化”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造就了比亚迪“从零到国际领先”的跨越。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自2018年有可查数据显示,比亚迪盈利能力虽有起伏,但研发费用持续保持增长,而且持续高于公司同期归母净利润。
例如,2021年,比亚迪归母净利润达30.45亿元,同比下降28.08%。但同期公司研发费用79.91亿元,同比增长7.05%。
2018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在近8年时间里归母净利润累计达1363.24亿元,研发费用约18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由比亚迪牵头完成的“新一代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及整车平台自主研发与大规模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廉玉波代表项目团队领回了奖牌。
这不是比亚迪第一次获得国家级大奖,2021年11月,廉玉波作为比亚迪创新团队代表已捧回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截止到2024年底,比亚迪研发人员数量达12.16万人,较上年同期10.28万人增长18.24%。其中,公司博士达2403人、硕士达2.88万人、学士达5.32万人。
“我们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截至2024年底,我们平均每个工作日专利申请45项、专利授权20项,并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技术,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比亚迪自豪地介绍。
近日,比亚迪介绍,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做好技术的前瞻性研究,通过不断地原创和颠覆性创新,确保技术和产品的领先。如2月重磅发布“全民智驾”战略、3月发布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以及携手大疆发布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
巨额的研发投入之下,比亚迪的销量也快速增长,2025年前10月,公司销量达370.19万辆,同比增长13.88%。
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和金发科技首席技术官黄险波此次也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凯作为第一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项目“面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动力电池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险波以第一完成人获2005、2012、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9项。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