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王 一 通讯员 李 理
本报讯 昨天上午,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工匠学院暨嘉兴市劳模工匠学院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分院成立,构建适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人才供给新体系,深化嘉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力嘉兴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嘉兴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化工新材料、智能光伏、集成电路等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智造创新强市”的定位愈发清晰。但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的过程中,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速度滞后于产业升级需求,“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脱节”成为制约发展的“绊脚石”。此次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工匠学院暨嘉兴市劳模工匠学院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分院成立,正是瞄准这一痛点,将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直接挂钩,让工匠培养不再“闭门造车”。
“建学院”是第一步,嘉兴同步提供人才培育全链条保障。昨天的仪式现场,《嘉兴市劳模工匠学院联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并公布了30个嘉兴市劳模工匠学院联盟成员名单,推出“劳模工匠学院+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实训基地+线上线下培训阵地”的全链条培训体系。这一体系打破了以往人才培育中“院校与企业脱节、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壁垒,构建起“劳模工匠传经验、院校授理论、企业搭平台”的协同培育模式,通过多方联动,精准培育符合产业需求的“实战型”工匠。
现场还进行了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工匠学院揭牌及实训基地授牌。嘉兴市劳模工匠学院与各产业分院签订共建协议等环节,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育的制度保障,让培育体系从“纸面”落到“实处”。
当院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生产需求深度融合,当劳模工匠的“独门绝技”转化为可复制的培训课程,嘉兴正在探索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工匠人才培育之路。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曹国良表示,未来,随着这一体系的逐步落地,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将扎根嘉兴产业一线,不仅能打破当前的人才瓶颈,更能为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让“嘉兴样板”成为长三角工匠人才培育的鲜活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