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赵文娟 于娜 北京报道
“对于AI医疗来讲,数据是基础,AI技术是发展的引擎动力,最终商业化是所有这一切的落地。”在11月21日举办的2025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暨康复服务大会上,医脉通投资者关系负责人胡慧楠在圆桌对话中分享了公司在AI医疗领域的技术实践与商业模式探索。
本次大会以“智领健康未来”为主题,在《AI医疗的规模化破局:从技术爆发到医疗价值兑现》圆桌环节,胡慧楠与迪安诊断、赛诺医疗、歌锐科技等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路径。作为国内领先的在线专业医生平台,医脉通在AI技术赋能医疗专业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专业医生平台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胡慧楠在发言中介绍,医脉通作为国内领先的在线专业医生平台,拥有700多万注册用户,其中400多万为执业医师,覆盖了中国执业医师群体的88%。基于这一庞大的医生资源,医脉通近年来在AI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医学领域垂类大模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胡慧楠表示,“我们通过自主研发,构建了医学垂类大模型,并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这一技术突破使得医脉通能够为医生提供更智能的临床决策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医脉通的AI产品已经展现出显著价值。胡慧楠举例说明:“当医生遇到临床问题的时候,他可以在我们的产品端输入临床问题,我们能够给他一个非常智能的回答,这个答案可以溯源到来自哪一篇指南的哪一个段落。”这种可溯源的回答方式,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也帮助医生更好地验证答案的可靠性。
除了临床决策支持,医脉通还将AI技术拓展到更多使用场景。胡慧楠介绍,平台目前已经覆盖医生研究、药物咨询、考试培训等多个场景,并在学术交流、参会等占用医生时间较多的场景中也进行了技术优化,持续巩固平台对医生的赋能价值。
可持续商业模式支撑技术创新
在商业化方面,医脉通展现了清晰的发展路径。胡慧楠分享道:“我们看下来在整个产业的参与方里面,相对来讲支付能力和意愿更强的是药械企业。”基于这一洞察,医脉通聚焦在药械企业领域,特别是处方药市场,开展精准的医生学术教育工作。
胡慧楠进一步阐释了其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处方药的营销最主要是要抓住有处方权的医生。本身医脉通有非常强的医生资源、医生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AI端持续投入。”通过对于医生画像、医生数据资产的分析,医脉通能够将药企的学术教育内容精准地投递给目标医生,既提升了学术营销的效率,也帮助医生获得了更专业的学术支持。
这种商业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胡慧楠透露:“医脉通不仅在收入端每年有30%以上的增长,同时我们的净利润率也是非常亮眼,这是支撑我们持续进行AI投入的基础。”稳健的财务表现为医脉通持续进行AI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胡慧楠在总结时表示:“对于AI医疗来讲,数据是基础,AI技术是发展的引擎动力,最终商业化是所有这一切的落地。”医脉通通过构建医生服务生态,在AI技术与商业应用之间找到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为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