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自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推出2025年“生态助企”服务20项措施后,对重点环评项目前移关口,专人专责跟踪保障,截至目前,已定向服务建设项目5975个、开辟绿色通道749个,容缺受理98个、承诺制审批14个,豁免部分项目审批8个,打捆合并审批92个。
“现在有专员视频一对一指导,再也不用为线上填报而发愁了。”大庆炼化公司、大庆市东风污水处理厂等7家企业负责人说出了共同的心声。得益于大庆市生态环境局在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领域首推的“远程导办”服务模式,7家企业获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事项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入河排污口设置等审批材料、时限及流程的导办服务。该服务通过视频连线、资料模板共享和远程桌面操控,可以传送图片、文件等信息,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线上指导,实现了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与线下窗口同等的便捷高效服务。
这只是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持续优化“生态+营商”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黑龙江省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产业绿色布局的源头引领作用,加强建设项目投资引导。建成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数据查询、统计、准入分析和智能研判等功能,支持政府部门和环评单位免费注册使用,同时面向公众提供查询服务。2025年累计出具分析报告9317份,根据项目选址直接研判是否涉及环境敏感区等信息,为政策综合决策和项目优化选址提供参考。以牡丹江、七台河两市为试点,聚焦企业项目建设投资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投资主体快速研判环境制约因素,科学选址选线,支撑服务综合决策。
在拓宽智慧化监管运用范围方面,黑龙江省推行环境健康预警监测,通过自动监测数据及时发现超标排放行为和风险,并向企业发送环境问题预警信息,提醒并帮助企业及时处理,引导企业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将1270家企业纳入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对清单内企业实施远程监管,截至目前,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通过“非现场”监管企业2361家(次)。
在制定服务企业个性化举措方面,已将行政许可事项视频指南嵌入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视频讲解等数字化服务方式向许可申请人演示线上办事流程。哈尔滨、大庆、七台河等市实现审批事项“远程导办”服务模式,应群众需要在办事过程中建立视频连线,打造面对面“边聊边办”服务场景,让“一网通办”不仅“能办”,更能“好办、快办、暖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