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FM93交通之声】;
随着气温转凉,艾灸受到不少人的青睐。然而养生有门道,使用艾灸驱寒祛湿,也需留意消防安全。
近期,多地发生了因居民使用艾灸后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那么,如何安全熄灭艾条?
艾灸处置不当
接连引发火灾
近日,江苏淮安消防部门接到群众报警,称清江浦区某小区居民家中发生火情。
消防员抵达现场时看到,浓烟正从屋内窜出。消防员从窗外和门外同时向屋内喷水扑救,很快将明火扑灭。随后,消防员进行初步探查,发现起火源位于卧室床上。
事后,消防员联系上该户居民。据她回忆,当天下午,她在卧室使用完艾灸后,将自以为熄灭了的残余艾灸柱放在床上后外出,没想到由此引发事故。
无独有偶,在北京石景山区,一户居民家中也发生了类似火情。所幸家人发现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家中墙上留下的明显燃烧痕迹,还是让业主心有余悸。消防员在现场发现,沙发表面有被烧焦的痕迹,初步判断是未燃烧完的艾灸灰烬,掉落在沙发上引燃可燃物所致。
艾条燃烧可达700℃操作不当成“隐形火源”
艾灸,是通过利用艾叶燃烧产生药效的中医疗法。为何艾灸处置不当,会引发火灾隐患呢?
消防员介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艾灸产品,大多由干燥的艾草制成。当其燃烧时,通过红外测温枪可以看到,它的中心温度可以迅速达到700摄氏度以上。这样的高温,早已超过了纸、棉、麻等物品的燃点。消防员将一条毛巾覆盖在点燃的艾灸条上,瞬间毛巾就被烫出一个洞。
使用艾灸时常见误区
没有发现明火或烟雾,就以为熄灭了,这正是艾灸类产品最大的安全隐患。它的燃烧缓慢且持续,易发生阴燃。一根用完表面看似没有明火的艾条,若用户将其随手扔弃在有可燃物的垃圾桶内,不多时,垃圾桶就被引燃起火。
此外,试验还发现,艾柱即使在沾过水10分钟后,依然不会完全熄灭,当接触到空气时,其内部又冒出了火星。
消防员介绍,这是因为艾草的成分中富含植物纤维,如果直接用水浇灭,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火星,实际上内部仍处于阴燃状态,很容易发生二次复燃。
如何安全熄灭艾条?
掌握这3个方法
艾灸后,如何确保艾条已经完全熄灭,避免其发生复燃的风险呢?
隔绝空气法:想要安全熄灭艾灸,隔绝空气是首选办法。用户可将燃烧的艾条放入专门的灭火筒内,盖上盖子、隔绝空气,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
沙土覆盖法:把燃烧的艾灸条头部,插入沙土内,确保火焰和阴燃部分被完全覆盖,杜绝空气接触。插入的沙土深度需完全覆盖燃烧部分,静置至无烟冒出后,再检查是否彻底熄灭。
水浸冷却法:准备适当清水,将艾灸条燃烧端浸入水中,静置3分钟,确保艾条内部的植物纤维完全浸湿,无干燥残留,再放入不燃容器中存放,防止复燃。
消防提醒:熄灭后,要仔细检查艾灸条是否还有火星,不要随意将其丢入垃圾桶,最好放置在专门的金属容器。同时,家庭中要常备灭火器,以防万一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扑救。
来源:央视一套《晚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