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济南发布
11月21日,第十五届全运会迎来收官日。初冬时节的粤港澳大湾区,济南体育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泉城健儿用汗水铸就荣耀,用拼搏书写传奇,在全运舞台上绽放出了独特的“济南光彩”。
多维突破,济南力量响彻大湾区
据介绍,本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中共有177名济南籍运动员,参加30个大项、134个小项的角逐,参赛人数创济南市参加全运会历史之最。
13天的比赛日里,济南健儿集中呈现出“传统项目稳、新兴项目破、集体项目强”的鲜明特点,且老中青梯队实力均衡,多点开花。
奥运冠军李越宏担任山东代表团旗手,在射击男子25米手枪速射团体赛中为济南夺得本届全运首金,打响开门红;赛艇名将张敏、张元泽双双夺冠,其中张敏更是创下全运会“五届八金”的传奇战绩,成为该项目当之无愧的标杆。
小将崔宸曦继亚运夺金、奥运取得第四名后,再创佳绩,为山东拿下全运会史上首枚滑板金牌;武术套路赛场同样捷报频传——刘德文摘得太极拳、太极剑全能金牌,为山东实现该项目的全运首金;许澳、吕贝贝与队友默契协作,助力山东队夺得武术套路团体项目历史首金。这两枚金牌,也是济南武术套路建队以来首次在全运会上摘金。
篮球项目8个组别中,共有17名济南运动员参赛,人数为历届之最。张子宇首次亮相全运便单场砍下31分,率山东U18女篮夺冠;国家队主力王丽丽全场贡献9分4篮板,带领山东队问鼎女子三人篮球冠军;张为助力山东男篮摘得男子三人篮球银牌,实现该项目全运奖牌“零的突破”。
此外,在橄榄球赛场上,杨飞飞、刘鲁达等选手发挥出色,助力山东队实现男女组双亚军的历史性佳绩。
四年磨一剑,非一日之功
每四年一届,本届全运会的耀眼表现,非一日之功,其背后是科学完善的青训体系和与时俱进的培养理念。
11月17日下午,在射箭项目男子反曲弓个人赛中,济南小将李梦麒顶住压力,最后一箭稳稳命中靶心,以出色的表现首度加冕全运会冠军。
李梦麒的成长轨迹颇具代表性。他2017年进入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射箭队,跟随靖相青、朱慧慧两位资深教练接受系统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奠定了他日后发展的坚实基础,2022年他先后进入省队和国家集训队,实现了从地方到国家队的“三级跳”。
单梦缘的跨项成功则展现了济南体育选材的科学眼光。她于2013年进入济南市田径队接受系统训练,主攻200米与800米项目。这段田径训练经历全面提升了她的爆发力、耐力和身体素质。2017年,她因出色的身体条件和协调能力被帆船帆板队选中,由此成功转型并在全运会夺金。
单梦缘的成长历程是济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果的生动体现。济南市始终坚持“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培养”的理念,依托完善的选拔培养体系为多个项目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更是为济南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11月18日晚,女子排球20岁以下组决赛上演,小组赛中曾以1:3负于对手的山东队与上海队再度狭路相逢,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惊天逆转,山东以3:1的比分成功夺得冠军。在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中,来自济南的运动员宋嘉逸、王楚涵、刘虹菲发挥出色,成为山东队夺冠的关键力量。
王楚涵与宋嘉逸这对黄金拍档,除了“济南球员”这个身份外,还是济南中学的学生。自2021年9月,济南市球类运动中心就与济南中学开展了排球特色项目共建合作,实现了专业训练与高质量教学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市球类运动中心向学校派出优秀教练员驻校组织系统训练,提升运动员专业水平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为专业运动员接受优质文化教育提供最优保障,有效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济南市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紧密合作,形成了“专业教练进校园、学生运动员进基地” 的双向流动机制,既保证了训练的专业性,又确保了教育的连续性,为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老传承,拼搏铸就“体育强市”荣光
当全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济南健儿的拼搏精神却依旧闪光。
11月11日,赛艇项目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中,山东队力压广东队获得冠军。济南名将张敏解锁了全运会赛艇史首位“五届八金”得主的成就。
从14岁到32岁,张敏已然成为全运会赛艇史上的传奇人物。不懈拼搏的她,激励了更多人加入这项运动。
有些传奇,无需用奖牌证明。11月20日,举重男子109公斤级决赛,济南名将杨哲获得了第五名,无缘领奖台。
放弃最后一次挺举,亲吻杠铃,微笑着挥手告别,这位34岁的老将,这位全运会四冠王,迎来了谢幕时刻,同场竞技的新科冠军王贵洲比杨哲足足小了16岁。
老将的坚守与执着,是年轻运动员最直观的教科书。
在女子篮球18岁以下组决赛中,2007年出生的张子宇展现出超越年龄实力。兼具绝对身高优势与细腻技术的她,以超强的内线统治力助力山东队夺冠。
曾经的“小孩姐”崔宸曦,如今多了几分沉稳,今年全运会上,她再次确立了其在中国女子街式滑板的领军地位,从预赛到决赛,崔宸曦发挥稳健,稳稳锁定冠军。
男子撑竿跳高决赛中,出生于2003年的济南小将李晨洋顶住压力,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他沉着应战、稳定发挥,最终以5.70米的成绩一跳夺金,为山东代表团再添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记者从济南市体育局了解到,济南运动员获得者金牌一共25人,其中,“00后”达到了20人。毫无疑问,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的济南年轻选手,已从老将的手中接过接力棒,来到了竞技场的中央。
变化的只是面孔,不变的是新老接续传承的拼搏精神。
从碧波荡漾的帆船赛场,到剑拔弩张的射箭擂台;从劈波斩浪的赛艇航道,到扣人心弦的排球竞技,济南体育正如张敏、杨哲这样历经五届全运会的老将,以坚韧与执着书写着历史。同时也如崔宸曦、李晨洋这般的新生代,用朝气与活力开创着未来。
赛场上每一个闪光的瞬间,其最核心的底色,正是济南体育人那股永不熄灭的拼搏之火。拼搏,是济南体育过往成就的基石,更是迈向未来的指引。这股深植于心的精神之火,必将激励他们共赴新征程,在更广阔的赛场上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