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芜湖市九莲塘公园鸟瞰图。
本报讯 11月21日,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在芜湖启幕。当天上午,观摩团沿着长江岸线、穿过城市街巷,走进经开区“三湖”片区、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长江三桥体育公园与北门口社区,实地感受这座城市用“绣花功夫”激发空间活力、实现蝶变升级的生动实践。
微风拂过凤鸣湖面,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中央活力岛上的白色水上音乐厅,岸边工人正在忙碌地工作。“这里以前是工业围湖、杆线穿湖,水质差得没人愿意靠近。”经开区工作人员指着湖岸线介绍,如今通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水质已达四类标准,“明年凤鸣运动中心建成后,片区10万人下楼就能享受到运动休闲空间。”
作为“三湖”片区更新的核心,银湖、凤鸣湖、蜻蜓湖组成的17.17平方千米区域,正从“产业高地”向“产城融合样板”转型,41个更新项目、115亿元投入,让“蓝绿交融的生态湖、精英荟萃的科创湾”图景逐渐清晰。
沿着长江往北,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里,市民正沿着栈道散步,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很难想象,这片62.2公顷的生态空间,曾是杂草丛生的“城市边角地”。“我们和三峡集团合作,用‘厂网一体’收益反哺生态,7000万元无偿投入让荒地变公园。”现场讲解员指着水质监测屏介绍,公园每天能净化12万吨尾水,处理后的中水补入城区水系,既解了“水荒”又美了环境。
“好球!”长江三桥江南引桥下,此起彼伏的呐喊声格外热闹。红蓝相间的跑道绕园一周,4个3V3篮球场、2个5人制足球场、14个羽毛球场和11个乒乓球场里满是运动身影,桥体形成的天然风雨连廊,让市民无惧风雨。“以前这里是荒地,到处堆放着垃圾,刮风时臭味飘老远。”家住附近社区的王师傅说,2025年1月公园开放后,他几乎每天都来锻炼。15.5万平方米的公园、70余种运动设施,让“城市绿肺”同时成为“健身乐园”。
走进镜湖区北门口社区,九莲塘公园二期的健身区里,老人正跟着音乐打太极;“蕪小園”社区公园里,家长带着孩子玩滑梯;新建的公办幼儿园外,安保人员有序引导家长接送。“我们摒弃大拆大建,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补短板。”社区工作人员用530份问卷、20余次协商会梳理出的“停车难”“设施旧”等问题,已通过7个老旧小区改造、2条“断头路”打通、68套充电桩安装逐一解决。
从“三湖”的生态蝶变,到朱家桥的“变废为宝”,从桥下公园的活力迸发,到社区里的民生温度,芜湖以城市更新为笔,在1700余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绘就了一幅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区新画卷。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