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化新网)
在现代工业胶粘剂领域,尤其是高性能聚氨酯胶的应用中,填料的选择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气相二氧化硅(俗称“气硅”)和膨润土作为两种常见的增稠和增强填料,因其各自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显著差异。湖北汇富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从材料性质、实验数据和综合性能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气相二氧化硅与膨润土在聚氨酯胶中的应用差异,重点分析其对触变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气相二氧化硅是一种由四氯化硅在氢氧焰中高温水解制得的纳米级无定形二氧化硅。其粒径极小(通常在7-40纳米),比表面积大,表面富含硅羟基,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和反应活性。在胶粘剂中,气相二氧化硅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赋予体系良好的触变性和增稠效果,同时不影响其透明度与固化性能。
膨润土是一种天然层状硅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蒙脱石。其层间可吸附水分子或有机分子而发生膨胀,经改性处理后可用于胶粘剂中作为增稠触变剂。膨润土通过层间电荷与极性分子作用形成“卡屋结构”,从而赋予体系一定的粘度和触变性,但其分散性和稳定性通常不如气相二氧化硅。
触变性是指材料在剪切作用下粘度下降、静止后粘度恢复的性质,对于垂直面施工、防止流挂至关重要。图中数据显示了二者在聚氨酯胶A组份中的触变性能和粘度表现。
图1如图1所示,气相二氧化硅(HB-139)在12rpm下的粘度高达约14600cp,触变值约为3.2,表现出极强的增稠能力和优异的触变性。
膨润土的粘度仅为6200cp左右,触变值约为1.6,均明显低于气相二氧化硅。
气相二氧化硅因其纳米级粒径和表面活性,能迅速在体系中构建稳定的三维网络,从而实现高粘度和高触变指数。而膨润土虽然也能提升粘度,但其层状结构在剪切下易被破坏,恢复性较差,触变效果有限。因此,在对施工性能和抗流挂性要求高的场合,气相二氧化硅更具优势。
断裂伸长率是衡量聚氨酯胶柔韧性与抗变形能力的关键力学指标。
图2如图2所示,使用气相二氧化硅(HB-139) 的胶粘剂断裂伸长率接近450%,表现出极高的韧性。而使用膨润土的样品断裂伸长率仅约250%,远低于前者。
气相二氧化硅在体系中分散均匀,与聚氨酯分子链形成物理交联点,不仅增强体系强度,还能保持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从而提高断裂伸长率。膨润土由于其刚性片层结构和与基体相容性较差,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点,导致胶层脆化,断裂伸长率显著下降。
从上述对比可见,气相二氧化硅在触变性、增稠效果和力学增强方面全面优于膨润土,尤其适用于高透明、高韧性、需立面施工的高端聚氨酯胶粘剂。而膨润土因其成本较低,在某些对性能要求不高的中低端场合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聚氨酯胶粘剂的配方设计中,触变剂和增强填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施工体验与使用性能。气相二氧化硅凭借其纳米效应和表面特性,在提升触变行为和力学性能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尤其适合于现代工业对胶粘剂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而膨润土虽然成本较低,但在高要求场景中显得力不从心。
未来,随着纳米技术与复合材料工艺的进步,气相二氧化硅的功能化改性及其与聚合物的界面调控将成为研究热点。我们期待通过材料科技的不断创新,推动聚氨酯胶粘剂向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