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蒸蒸日上的华鹤。本报记者 吴树江摄□李伟 本报记者 吴树江
“十四五”收官在即,中海化学华鹤公司交出沉甸甸成绩单:核心“3052”装置创373天连续运行纪录,在2024年入选黑龙江省能效“领跑者”后,吨尿素综合能耗进一步降至120千克标煤,较国家一级标准低10千克。五年来,这家扎根鹤岗的央企以“保供稳价”为初心,在精细化管理、节能降碳、产业链延伸赛道上全速奔跑,绘就高质量发展图景。
2021年,管理攻坚“组合拳”破局。面对设备管控、工艺瓶颈等“拦路虎”,公司拧紧“责任链”,强化设备巡检、推行承包商“网格”管理,完善安全考核奖惩机制;磨利“操作刀”,以精细化操作消除隐患,实现长周期运行100天目标,气化炉停车次数同比锐减。针对合成气压缩机振动难题,质量管理小组对比千组数据、实地核查数十次,优化氮气管线后规避停车风险,省下近千万元检修成本,筑牢“管理地基”。
2022年,节能攻坚实现突破。空分装置负荷80%却耗费97%蒸汽,成为节能“瓶颈”。公司组建专项小组“解剖麻雀”,通过膨胀机制冷、精馏系统优化、空压机参数调控等全流程精细化调控,半年后每小时节约高压蒸汽6吨,吨氨能耗降低15千克标煤。同年合成气压缩机、氨压机控制系统升级,每小时再省蒸汽2吨,绿色动能加速汇聚。
2023年,产能与产业“双提速”。装置运行开启“超神模式”,合成氨连运228天、尿素连运279天,气化双炉、热电双炉连运突破400天、500天,化肥保供“压舱石”更稳固。30万吨绿色复合肥项目开工即冲刺,面对不利天气条件,项目团队33天完成114.2米造粒塔滑模登顶,创行业纪录,零摄氏度下完成百台设备安装,2024年初顺利投料试车,装上发展“新引擎”。
2024年,“稳增降优”成效凸显。极寒天气里,气化双炉运行率99%、锅炉双炉运行率100%,实现“零冻损”越冬。尿素增产1.56万吨创大修年份新高;吨氨能耗降至1501千克标准煤,创投产以来最优水平;吨尿素综合能耗138千克标准煤,获评黑龙江省能效“领跑者”企业。氨生产部投用节能可控移热变换炉,出口一氧化碳含量从1%降至0.6%,吨氨蒸汽消耗跌至3.33吨,为历史最低,科技赋能见真章。
2025年收官再攀高峰。9月,“3052”装置连续运行373天刷新投产纪录。尿素装置技改成“点睛之笔”,新增中压回收系统回收余热替代蒸汽。“改造前同负荷蒸汽66吨/小时,改造后降至57-58吨/小时。”尿素生产部徐亮介绍。该项目9月投用后,10月吨尿素能耗跌破120千克标准煤,缩二脲含量同步下降,实现“节能提质”双突破,全年预计节约标煤5000余吨。
上一篇:雪乡乐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