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11月2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专场获悉:“十四五”以来,呼和浩特海关立足中蒙俄经济走廊核心节点区位优势,从通关便利化、开放平台建设、班列赋能、特色产业培育等六大维度精准发力,推动内蒙古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货物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8.3%,较全国高出10.3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累计达8523.7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81%,外贸高质量发展呈现蓬勃生机。
发布会现场。
通关便利化改革纵深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落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至25大类964项功能,实现跨境贸易业务全链条全环节“一网通办”。“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外贸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0.83万家增至2025年10月的1.94万家,有进出口业务企业从2472家增至3540家,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一站式服务包”等助企举措,累计解决71家包联企业116个进出口环节疑难问题。
开放通道与平台建设提质增效,中蒙经济合作区成功获批,呼和浩特、鄂尔多斯2个综保区进出口值从2020年的12.6亿元增至2024年的132.4亿元。鄂尔多斯、包头、二连浩特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先后落地运营。二连浩特赛乌苏等航空口岸、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进境冰鲜水产品等多个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公路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试运行,关区所有公路口岸均支持8座以下小型车辆通关。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超1.5万列,线路拓展至74条,辐射亚欧10多个国家和140余个国内外城市。国产汽车、电子电器等高附加值货物出口占比超40%。特色优势产品出海步伐加快,指导巴彦淖尔市建成全国首个籽仁类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活牛、宠物食品、葡萄酒等33种特色食品实现首次出口,今年前10个月助力乳品出口1.53万吨、2.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66%、300%。俄罗斯植物油、蒙古国面粉等优质农产品实现首次进口。
能源资源类商品通关提速,进口蒙古国煤炭检验采信试点压缩通关时间超90%,铜精矿联合监管试点将到货周期从原来的15—20天压缩至3—5天,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中蒙海关合作持续深化,AEO互认安排正式实施,5个双方边境地毗邻海关业务会晤机制常态化运行,中蒙海关间联合监测、打击走私执法等合作走深走实。
“十五五”期间,呼和浩特海关将加快推动监管制度创新,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监管模式,持续助力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国萍
编校:萨其拉图
二审:韩雪茹
三审: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