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11月26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商品市场论坛在杭州启幕。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系统阐述了浙江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对策,勾勒出浙江从“商品市场大省”向“战略枢纽型市场”跃升的新图景。
图为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发表主旨演讲数据显示,浙江作为商品市场与平台经济先发省份,持续探索转型新路径。2024年,全省786家专业市场总成交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4.73%;今年前三季度成交额已达1.28万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1.8万亿元。目前,浙江拥有千亿级市场2家、百亿级市场31家、亿级市场451家,在“中国商品市场交易额百强榜”中占据29席,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近年来,浙江商品市场正从单一交易场所,升级为整合全产业链的开放生态圈,转型为多业态融合的体验式场景,加速从“物理场所”向“数字空间”全面延伸,呈现出全链化、数智化、品质化、场景化、国际化五大趋势。
谢小云介绍,全省商品市场内的经营户中,25.31%已开展电商业务,户均年成交额达362.31万元。义乌Chinagoods、平湖“羽仓”等自建平台不断壮大,数字化经营已成为市场主流选择。在强化品牌孵化方面,浙江商品市场联动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
“这五大趋势——全链化、数智化、品质化、场景化、国际化,既是相互独立的发展方向,更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在谢小云看来,全链化是基础,数智化是引擎,品质化是内核,场景化是载体,国际化是方向,五大趋势共同勾勒出浙江商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当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消费模式加速变革,传统商品市场如何突破重围?面向未来,谢小云提出四点建议:构筑“市场+产业”新高地,推动市场与产业集群、制造企业协同布局、价值共生;打造“市场+消费”新标杆,引导市场发展成为集购物、饮食、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消费中心;激活“市场+服务”新引擎,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带动市场能级和效率双提升;抢占“市场+AI”新赛道,推动市场商户开设“数字分身”,打造“永不落幕”的新型市场。
谢小云表示,浙江市场监管部门将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为全国商品市场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 “浙江样本”。(汪汇)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