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11月28日,“产投28计划”首场路演活动在成都举行。“产投28计划”是成都产投集团秉持“投早、投小、投未来”理念,所打造的首个专注于未来产业的创业生态平台。计划旨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标杆,并打造全国首个未来产业垂直投资服务平台,最终形成“政策、资本、产业”协同共生的良性生态。
来自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及成都等地的40家科创企业集结,与国内头部创投机构及券商代表齐聚一堂。在全天的平行路演中,路演企业按照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健康产业、装备制造四大核心赛道分组登场,与会场评审团展开了一场高密度的精准对接。
截至目前,“产投28计划”后台已收到各类科创项目商业计划书(BP)超百份。聚焦优质科创项目,通过“12345”系统化服务框架,“产投28计划”正试图通过每月28日这一时间刻度,加速构建一个要素富集、链条完整的“产业雨林”。
路演开始前,配套的“产投28计划”路演规则率先发布。作为主办方代表,成都科创投集团副总经理杨巧敏在现场从两个维度进行了解读:一是未来产业基金的投向与筛选原则,二是路演的核心规则与评审机制。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卢健表示:“今天的项目质量很高,且都是百分之百的硬科技,从尚未成立公司的团队到营收千万级的雏鹰企业,都很契合未来产业基金的属性。而‘直通机制’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做法,它平衡了效率和覆盖面,通过打分机制帮助投资人快速筛选,是一种高效的解题之道。”
路演现场,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赛道上,成都本地的科技军团展现出扎实的产业底蕴。多家专注于微波射频芯片、高端工业无人机以及创新药研发的成都本土企业亮相。它们依托成都成熟的产业配套,展现出优秀的技术成熟度与市场占有率,部分企业已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北京、上海、杭州、重庆等城市的科创企业带来的项目大多处于关键技术突破期。
未来产业蕴含着极大的前景,路演现场呈现出鲜明的“未来产业”属性。无论是在核能聚变领域,还是超低轨卫星推进系统,还是空天装备热防护核心技术,项目大多瞄准前沿硬科技。其中,不少团队带有浓厚的科研院所背景,项目尚处在“种子轮”阶段,展现出原始创新活力。
“作为航天器热防护领域的种子期项目,我们有漫长的研发周期。”四川龙甲空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筹)路演代表马晓亮在走下路演台后表示,“今天在现场,评委们非常‘懂行’,问的问题直击技术核心。这种对前沿技术的包容度,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耐心资本’的氛围,也给了我们在成都发展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