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彭水萍
2025年以来,A股市场稳步上扬,重要关口持续突破,成交额持续保持万亿元以上,“科技牛”行情更是引领市场主线。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券商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Wind(万得)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95.6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90.49亿元,分别较2024年同期(调整后)增长42.55%和62.38%,整体业绩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对此,业内有分析指出,展望未来5年,券商行业正站在格局重塑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在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ROE(权益净利率)水平稳步回升的同时,券商积极以AI(人工智能)赋能业务创新、深化综合服务布局,而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期间,综合服务与国际化能力更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
经营基本面持续向好
今年,A股市场稳步上扬。在此市场氛围下,券商行业经营基本面持续向好。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前几年陷入持续调整的资管业务,今年来也是颇具看点,第三季度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同比增速出现较为明显的放大。
与此同时,今年来,ETF规模增长势头保持强劲,券商作为ETF的主要渠道方,有望从中受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ETF管理规模领先的基金公司大多为券商系基金。
据国金证券统计,截至2025年10月末,国内ETF规模达到57045.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3%。从竞争格局看,华夏基金与易方达基金稳居行业第一梯队,管理规模分别高达9126亿元和8603亿元,华泰柏瑞基金以超6000亿元的管理规模位居第三。
业内预计,随着市场景气度持续回升,未来几年,证券行业的ROE水平有望稳步提升。
中信证券预测,今年,证券行业ROE有望达到7.1%,接近2019年~2021年时的水平。未来,在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的方向下,证券行业多项业务有望在2026年继续实现复苏。
券商发力业务创新
在经纪、自营、两融等传统业务景气度较高的背景下,创新发展也是今年来证券行业前行的主轴。
AI作为当前时代主题,今年以来,证券行业也不断有AI融合的创新应用落地,财富管理领域一马当先。
例如,华泰证券旗下AI智能投资助手——涨乐App于今年10月上线,可为投资者提供AI选股、AI盯盘、AI语音下单等功能;国金证券推出“千人千面”智能服务系统,通过AI选股、AI股票解套等智能产品,将买方投顾理念植入算法;山西证券推出债券交易机器人,将询价/报价响应速度从30秒缩短至3秒;国泰海通启动“All in AI”策略布局,推出证券行业首款全AI App——国泰海通灵犀;中信证券发布首套市值管理AI企业服务平台——信·企智,将AI大模型算法与市值管理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一些券商通过AI大模型工具强化风控能力。
例如,东方证券推出的“东方大脑”人工智能应用平台,日均可处理近7万条市场舆情资讯,交易时段每分钟处理舆情峰值近200条,为风险管理业务提供了全面及时的舆情洞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跨条线的综合服务场景越来越深入,去年底以来,业内围绕企业客户推出协同服务品牌的创新案例不断涌现。
比如,招商证券发布“招证企航”综合金融服务品牌,国信证券推出“国信黑钻企业管家”,华泰证券发布“行知”上市公司价值提升解决方案。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些企业服务品牌的出现,标志着券商内部协同已从聚焦组织架构,例如设立战略客户部作为统一接口、综合服务体系等“内功”修炼,逐步拓展到业务链条生态融合、将内部业务链产品化输出为协同品牌的“外塑”推广阶段。
券商下个五年决胜关键
随着时间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A股慢牛格局已然成各方共识,证券行业该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今年以来,各大券商又相继做出了哪些有针对性的布局?
近日,中信证券非银团队发布了《证券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及“十五五”发展展望》。
该研报指出,“十五五”期间,证券行业格局有望深度重塑,推动实现错位发展,资产配置、综合服务和国际化能力有望成为行业分化的决定因素。
“近二十年国际一流投行的发展历程,清晰地体现了从以业务牌照为中心到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趋势。为实现2035年打造国际一流投行的宏观目标,国内机构应积极围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进行改革。”中信证券指出。
有券商行业研究人士认为,以客户服务为中心正从口号转变为行业战略支点。在该券商行业研究人士看来,随着近年来政策从融资端向投资端倾斜,行业经营的重心也随之发生着变化,“2023年8月监管开始转调,资本市场要从融资端转向投资端,这两年券商的经营特征也随之转向,融资端的业务包括投行等,都是一个大幅萎缩的状态,投资端的业务包括经纪、自营、信用则开始扛起利润大旗。在让利于投资者过程中,各种中介、资管方收费的费率下滑,行业通过股市交投活跃,以量补价形成收入增长。”
“证券业这两年针对性的布局,就是敞口越来越扩大的自营布局,以及经纪业务方面向财富管理发力。未来,境内业务大方向肯定是私客和财富管理,然后看牛市能走多远,让自营飞一会儿。今年三季度,券商普遍业绩向好,其实这也是自营及科创跟投市值上涨带来的。”上述券商行业研究人士表示,“一些相对谨慎的券商,不愿意扩大方向性敞口,主要的创新是向非严监管的领域做增量业务空间拓展,主要就是国际业务,这两年国际业务的投入与扩展,可能已经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入得多,不单纯是跨境衍生品业务,而是各个国家区域主流市场的布局。”
“此外,当前证券行业还有几大趋势值得关注,首先是并购业务的崛起,不仅仅是中国,全球并购总额都在逐步增加,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并购交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为历史上第二次在单季达到这一规模,像Evercore这类精品投行,财务顾问收入快追上JP Morgan(摩根大通)和高盛,而国内一些头部券商也都有在并购业务进行特色化布局,尤其是跨境布局。此外,国际业务方面,现在国内外投行都在积极进军中东地区,包括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巴克莱等在内的海外投行纷纷在中东扩张,主要聚焦私人财富管理、资本市场及IPO(首次公开募股)等领域。国内券商如中金公司在迪拜的分公司今年也已开业。”上述券商行业研究人士进一步指出。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