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庆新闻网)
转自:安庆新闻网
今年4月,在民建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在安庆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建安合作”迅速从蓝图走向现实,成为丰富新时代多党合作内涵、探索民主党派中央服务区域发展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领导重视,擘画合作新篇章
2024年9月,民建全国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在与民建安徽省委会及安庆市委会负责同志交流时,首次提出参照“建乐合作”模式推动开展“建安合作”的设想。安庆市委迅速赴京向民建中央提出战略合作申请,展现了安庆市委对多党合作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借助民建优势推动发展的坚定决心。
民建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秦博勇在启动仪式大会上明确指出,要紧密结合“民建所长”与“安庆所需”,为合作指明了聚焦优势、务求实效的方向。
高效协同,跑出合作“加速度”
安庆市迅速行动,于2024年底组建“建安合作”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委统战部。工作专班高效运转,先后完成赴四川省乐山市调研学习、与民建中央主动对接、细致筹备启动仪式等工作。
民建中央也展现出高度的合作诚意与效率。社会服务部等机构深入安庆考察调研,企业委员会、科教委员会等重要会议特意安排在安庆召开,为双方提供了大规模、高层级的对接平台。
今年4月18日,“建安合作”启动仪式大会在安庆举行,《“建安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与自下而上的主动作为相结合,确保了合作起步稳、开局顺、推进快。
多点开花,结出合作丰硕果
“建安合作”启动以来,坚持“民建所长”与“安庆所需”相结合,在多领域取得积极成效。
公益帮扶精准有效。民建中央充分发挥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等平台,引导大量公益资源向安庆倾斜。截至目前,已落地和正在推进的公益项目覆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文物保护、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捐赠总价值超千万元。其中,“文物撑伞人守护计划”为基层文保工作者配发专业工具包,“乡村儿童操场”、数字支教等项目有效改善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新氧美丽计划义诊、体检车和AED除颤仪的捐赠提升了基层医疗保障能力。
产业对接务实高效。民建组织积极牵线搭桥,引导会员企业关注安庆、投资安庆。目前,已有涉及生产性服务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10余家优质企业与安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星际数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体迁入宜秀区创新产业园,为安庆培育微短剧产业生态提供了核心支撑。与深圳文化创意行业协会、江苏天绿文旅集团等企业的合作,为安庆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智库支持赋能发展。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会议在安庆召开,是一次高端智库资源的集中导入。民建中央特邀专家为安庆带来关于招商引资、中观经济管理等前沿领域的专题报告,开阔了本地干部和企业家的视野。同时,聘请民建会员中的行业领军人物担任顾问,设立工作站,常态化引入外部智慧。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安庆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软实力。
模式创新,探索合作新路径
“建安合作”在实践中形成一些特色鲜明的做法,为新时代民主党派中央服务地方发展探索了有益经验。
合作模式具有创新性。这是一种系统性、战略性的长期合作,通过建立高层定期会商、工作专班对接、项目化运作等机制,确保合作持续深入。将民建中央各专委会会议与“建安合作”工作相结合,实现资源导入的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
资源对接体现精准性。合作注重前期调研,系统梳理“安庆所需”与“民建所长”的结合点。无论是公益项目的选择,还是产业招商的方向,都力求与安庆的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紧密契合。
发挥优势突出互补性。民建中央利用其政治地位、组织网络、人才智力等优势,为安庆搭建平台、引进资源;安庆则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政务服务,为民建会员企业创新创业、公益项目落地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建安合作”开展以来,探索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多党合作服务区域发展新路径,不仅为安庆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更展现出新时代多党合作制度的强大生命力。站在新的起点上,建安合作正朝着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必将为安庆高质量发展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