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冷的气温丝毫没有影响生产线上的火热。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陕西鑫材鼎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运转声不绝于耳,刚刚运送来的铝液在工人的指挥下慢慢倾倒进熔炼炉内,熔炼、冷却、结晶、成型……在这里,一年就有4万吨的铝棒和铝扁锭从生产线上走出。
鑫材鼎速公司是一家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及销售为主的铝产业链延伸加工企业,2024年8月正式投产,主要服务于3C电子产品、汽车产品,客户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亩均产值可达3800万元,年税收可达5000万元,带动就业80人。
“年底订单已经爆满了,为了准时交付订单,车间机器正24小时不停歇运转,工人实行三班倒的方式,加足马力追生产。”鑫材鼎速公司总经理魏东东说道。
除了追求生产线上的速度,园区管委会通过铝液协调供应机制,实现了铝液原料快速供应,更节省了企业的运费、熔炼成本,让企业真正“快人一步”。
在生产车间,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将60%铝液、基础铝和其他金属硬料进行配比。经过熔炼炉、流槽、浇铸,再通过二次热处理,最终冷却成型。”
由于各个金属熔点不同,如何让每个金属发挥它该有的性能?魏东东回答说:“我们会根据不同部件使用标准,通过两次热处理工序,来塑造相应的产品强度、表面氧化度和后续生产挤压速度等性能,能够实现市场的个性化需求。”目前该企业已经与深圳及其周边铝深加工企业、陕西省航空军工企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与西南铝业集团、新疆众和、广东一全铝合金研究院等国内一流企业和西安交大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
作为刚成立一年的新企业,发展任重道远却又刻不容缓。魏东东表示:“我们将专心做好产品工艺创新攻关,用成熟的技术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主动应对差异化市场需求,让产品向高附加值端迈进。”
如今,依托铜川产业基础、链群优势,园区企业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未来,会有更多“链上”企业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