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邹竣麒 记者刘胤衡)日前,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与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设立的北京市首家医疗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站正式揭牌。双方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书》,并为“西城区医疗纠纷专家库”首批41名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19家医院的医疗专家颁发聘书,标志着司法与医疗资源深度融合的医疗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落地。
活动现场 西城区人民法院供图西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经纬表示,工作站的成立实现司法与医疗资源融合的制度创新,法院将与卫生健康委携手完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让每一起医疗纠纷都得到公正高效处理。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工委委员张建良说,将深化“诉调对接、信息互通、协同处置”的纠纷化解格局,力争把更多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基层。
作为首都核心区基层法院,西城区人民法院探索的“全周期”枫桥式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此次合作旨在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深化12368“一号响应”机制,满足群众对医疗纠纷多元、高效、妥善化解的需求,助力“十五五”时期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平安西城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张海鸥评价,建立医疗纠纷专家库破解专业壁垒难题,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活实践。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宋玫表示,区委、区政府将全力支持双方合作,期待工作站成为法治建设、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的示范工程。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刘方认为,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首都医疗领域落地的重要成果,将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