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平 德州报道
11月20日,德城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德城区“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区发展和改革局专场,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鲲介绍“十四五”时期德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区发展和改革局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稳住了发展基本盘,更实现了量级的突破,成为全市首个GDP总量突破500亿元大关的县市区,经济总量从2020年290.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554.8亿元,坚决扛起“挑大梁”的责任。2024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1亿元,较2020年总量接近翻番,财政“钱袋子”更厚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89亿元,较2020年增长89.64亿元;累计实施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231个,争取政策性资金75.62亿元,消费投资“双轮”转得更稳。新增“四上”企业299家,较“十三五”末增长102%,实现总量翻番。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入选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综合性区域试点。
工业基础更加坚实。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6%。“十四五”期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9家,引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瞪羚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9家。累计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打造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50家、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2个,12家企业入选德州市先进制造业百强企业,华鲁恒升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优质企业矩阵持续壮大。服务业能级显著提升。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25家,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家、工程研究中心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8.8%,获评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区,创新势能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
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扎实开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推动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网格+警格+治保”治理模式,形成集“信息采集、巡防联控、矛盾调解、执法处置”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就业保障更稳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推进支持就业创业集成改革,开展援企稳岗、创业增岗、公益安岗等一揽子就业支持计划,“十四五”以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完成2.8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8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15万人。推广适用以工代赈项目30个,带动2100余名务工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发放劳动报酬2400余万元,实现“项目建设+群众增收”双赢。教育资源更均衡。实施中小学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扩建中小学25所,19个项目已竣工投用,新增学位7845个。打造8个教育集团、10个学校发展共同体、12个中小学融通教育发展共同体,持续均衡教育资源,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医疗健康更优质。联合医院分院、区妇幼保健院新院、肛肠医院新院等医院建设项目投入使用,122家村卫生室完成改造提升,医疗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与北大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京津冀鲁名院建立合作关系,落户黄元御学术传承工作室、陈守强名医工作室等,市立医院挂牌成立德州学院附属医院,高端医疗资源实现互通共享。文化生活更丰富。创建省级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运河文化展示中心、苏禄王御园改造提升等13个文旅项目加快建设,九龙湾文旅融合园、德工文创园等6个项目建成开放,大运河文旅融合区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18处明德书屋遍布城乡,年均开展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群众“精神粮仓”越填越满。住房环境更舒心。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16个,交付安置房9015套;改造老旧小区240个、惠及群众3.5万余户,更多家庭实现了“住有所居、住有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