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吴晓慧
通讯员 张良娜 沈悦文
“王总,室内环境下边缘计算系统有样品吗?”
“您这几天在嘉善吗?我想来工厂谈谈合作。”
“防火柜最快什么时候能发货?”
…………
昨天上午,在位于嘉善县天凝镇的盛威安全设备(浙江)有限公司里,盛威国际控股集团资深副总裁王磊的手机不断响起。而在前两天,他刚接待完来自美国的考察团队,向对方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最新通信设备产品。
作为盛威国际旗下的标杆企业,盛威安全设备(浙江)有限公司及浙江盛威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通信与安防产业的细分领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安防产品与通信产品制造商之一。截至目前,今年两大主体销售额达14亿元,超95%产品出口,远销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蕴藏着企业精准破局的出海之道。“在持续变化的外贸环境中,只要产品过硬符合客户需求,就不愁没有市场!”王磊的话语铿锵有力。
在一米宽度,深挖一万米
今年10月,在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一期上,盛威一款色彩酷炫的展示柜成功“出圈”。“我们本想让客户多看看放在柜子里面的50多款通信设备。”王磊笑着说,没想到外国客商连柜带设备一起订购。最终,展示柜连同设备,以每件2000多美元的价格获得大量订单。
展示柜“走红”,背后是企业从销售保险柜等传统钣金件到出海“一条龙”服务的全面升级。
如今,许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正掀起建设数据中心的热潮。盛威不仅能提供通信设备,还能承接方案设计、生产制造、安装售后等,来自阿富汗、肯尼亚的客商期待来自中国的技术赋能当地数字建设。
“在一米宽度,深挖一万米”,这是企业发展的初心。循着这条路,盛威从一株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时间回到企业成立之初,盛威的主业是生产销售保险柜。在国内经过3C认证的保险柜,走出国门却遇了冷。“国外市场反响平平,完全打不开局面。”王磊回忆说。深入调研后,问题症结浮出水面:不同市场,需求天差地别。
在国内厚度6毫米的钢板足以满足防盗等需求。然而,在中东市场,这厚度远远不够,此外客商还需要保险柜具备防火功能。
如何阻隔热传导,控制柜内的温度,成了破题的关键。王磊说,试验的日子里,实验室里堆满了用于测试的报纸。一次次调整配料配比,一次次优化防火层工艺,无数报纸在高温测试中化为灰烬。
整整一年时间,企业终于啃下“防火”这块硬骨头——在1000多摄氏度的外部环境下,保险柜内温度仍能控制在100摄氏度以下,远低于纸张的燃点。如今,中东成为盛威保险柜的最大市场。
一次深挖,撬开一个市场;一次次深耕,让盛威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今年的广交会上,企业再放“大招”。聚焦通信设备的新需求,企业两款新产品首次亮相,分别是恶劣环境下边缘计算系统和室内环境下边缘计算系统。“别看它占地仅0.8平方米,内部却大有乾坤。”王磊介绍,这款机柜集液冷、配电、消防、通信四大模块于一体,可以运用于AI大模型的边缘计算,灵活应对多元场景。凭借卓越的产品力,盛威在展会上成功斩获2000万美元意向订单。
从贴牌代工,到品牌出海
“我们在海外多个国家拥有自主品牌,面对外贸环境变化,自然更有底气!”谈及近年来贸易环境的变化,王磊满是从容。依托布局海外品牌,盛威的出海路越拓越宽,产品销往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
但其实,盛威最初做的是产品贴牌代工。
当时,企业产品出口欧美等国,订单稳定、销路畅通,已经处于令人羡慕的“舒适区”,但是王磊的内心却始终难以安定。
原材料价格持续变动,企业只能在讨价还价中赚取微薄的差价。更让他焦虑的是,尽管产品“走出去”了,但是没有品牌,企业在海外市场还是“隐形人”。
盛威迫切想要实现跨越,因为贴牌代工模式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但从零起步打造自主品牌,面临着文化、渠道等多重阻碍。好在,盛威走出了一条两全其美的破局之路,通过收购海外品牌实现从贴牌代工到品牌出海的“华丽转身”。
这场转变的开端,要从2006年的一次“企业牵手”说起。
当年,盛威收购了美国知名品牌“SAFEWELL”,那是一家家用保险箱领域的“百年老店”。
鲜少人知的是,企业与该品牌的合作也始于贴牌生产,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和真诚的合作态度,盛威逐渐赢得对方信任,获得了参股的机会。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盛威的海外布局全面提速。此后,其将法国COFFREX等10余个海外品牌纳入麾下。现今,依托全球品牌矩阵,盛威掌握了产品定价主动权,在英国、印度、土耳其、新加坡等国的市场占有率超30%。
时代在变,盛威的出海战略也持续进化,企业主动“触网”跨境电商,借助平台数据资源和成熟的产品研发体系,构建起制造端直连消费者的新链路。
“我们现在不仅出售箱子、柜子等具体的产品,更致力于向全球输出中国标准、中国服务。”王磊表示,这条独具特色的出海之路,也让“嘉兴制造”“嘉兴服务”的名片在全球市场上闪耀。
上一篇: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城同行
下一篇:瞭望专题|文旅融合持续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