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江南区苏圩镇定计村的万亩蔗海上方,植保无人机正沿着预设的航线平稳飞行,为即将到来的榨季执行最后一次飞防作业。蔗叶轻摇,机影掠过,科技的身影悄然融入这片绿色田野。
“航线设好,无人机就能自主完成喷洒任务,一亩地只需要四五分钟。”定计村的种植户奚大哥说。这“静悄悄”的田间作业场景,正是苏圩镇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转型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依托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当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全镇累计为67户农户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涵盖拖拉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各类农机319台,补贴金额超340万元。
苏圩镇农服中心副主任余任展介绍,除了传统耕种与收割,无人机飞防技术作为“新主力”正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学习操作技术,购机热情高涨,今年新增购机农户数量明显增多。
在推广农机装备的同时,苏圩镇农服中心还牵头组织多场技术培训,让农户熟练操作农机,提升使用效率。为落实自治区提升糖料蔗机械化收获水平的工作部署,苏圩镇在定计村、那海村等地统筹规划建设8个分布式机收除杂点,优化整合作业流程,推动甘蔗机收向标准化、高效化迈进,为榨季采收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苏圩镇投入使用的轮式联合收割机18台、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38台、夹机数量超过50台,机械化收割率稳步提升。从昔日“肩挑背扛”的人工劳作,到如今“现代飞防”的精准作业,从“挥汗砍蔗”的艰辛场景,到“机械收割”的高效协同,农机日益成为苏圩镇迈向现代农业的“硬支撑”。
下一步,苏圩镇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持续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和农业技术,培训农机操作人员技能,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让更多“土专家”变成“新农人”。
本报记者阮晓莹 通讯员李翠英
上一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扩容
下一篇:在绿色发展浪潮中点亮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