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秦淮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圆满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期间,秦淮区聚力培育新动能,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速达5.8%;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势,年均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4万元,与经济增长同步。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耕文旅融合,彰显古都风韵。全区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次稳居全市首位,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五项国家级荣誉,位列2024年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榜首。通过创新实施小西湖、石榴新村等城市更新项目,秦淮既保留了历史街区的文化肌理,又注入了现代生活元素,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着力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作为全市唯一的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全区构建了覆盖全域的养老服务体系;消费环境满意度连续四年全市第一;区委统战部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白下高新区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翻番,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面向“十五五”,秦淮区将把握“经济总量跃升”和“能级活力提升”两个关键点,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依托新街口、老城南、白下高新、南部新城四大功能板块的集聚优势,重点发展商务商贸、数字金融、网络安全等特色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能级持续提升,让创新动能成为区域发展的鲜明特质。
城市发展将坚持有机更新与内涵提升并重,统筹推进新老城区协同发展。通过精心打造机场跑道“城市文化会客厅”等标志性项目,促进存量空间提质增效,让历史街区在保护中焕发新生,在创新中延续文脉,着力构建更具活力与魅力的现代化主城中心。
文旅融合将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围绕建设“全国人文旅游第一区”的愿景,持续推进新街口商圈能级提升、夫子庙片区空间拓展等重点工程,通过文化、商业、旅游的深度融合,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绽放独特魅力。
民生改善始终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持续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创新“民生工作站”等服务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需要新作为。秦淮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区域担当、贡献智慧力量,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父子林”45年延绵成绿海
下一篇:共筑地灾防治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