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星报)
2025年以来,宣城市全力打造全链条、立体化、强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以来,宣城市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为创新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在商标、专利及地理标志侵权查处方面,执法行动重点针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突出问题,精准打击涉及食品、建材、泵阀等民生领域和特色产业的侵权行为,有效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在版权保护专项行动上成效显著。深入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剑网”2025等专项行动,聚焦网络文学、影视、音乐、软件等重点领域,全方位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切实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推动版权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首批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城市,宣城市持续深化试点工作,创新审理机制,提升案件办理质效,为权利人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途径。 截至2025年11月,全市共办结知识产权行政裁决案件13件。在涉及公共安全的案件审理中,率先引入“参审评议”机制,引入人大代表等参审评议员参与办案,提升案件审理公信力,得到市场主体高度认可。 同时,宣城市积极构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推动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与人民调解、司法司法确认有效衔接,全年以调解方式结案占40%,优化了营商环境。 在强化执法办案和行政裁决的同时,该市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各项指标实现稳步提升。 创新创造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909件,高价值发明专利2821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34件,同比增长28.6%,位列全省第3。1~9月新授权发明专利637件,专利导航项目有效助力企业科学布局,创新成果量质齐升。 转化运用效能显著提升。1~9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20.6亿元,惠及144家企业,绩溪县“知识产权质押+质量融资增信”模式入选全省十大优秀案例。泵阀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立并发布免费开放许可专利清单,加速了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上一篇:王火是首批报道南京大屠杀案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