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参加法院工作,担任书记员已有十余个年头,从初入职时的审判岗位到执行岗位,工作内容、思维方式或不同,但我始终满怀司法为民的理想。
审判工作,是发现事实真相、作出法律判断的环节。书记员承担的辅助职能,为法官定分止争打好基础。
每一个案件,开庭前做好庭审准备工作,确保法律文书送达规范,证据材料规制有序。庭审中,不能丝毫懈怠,面对双方围绕争议的焦点问题的表述,迅速敲击键盘,精准记录一字一句。特别是一些争议较大的复杂案件,证据种类和内容庞杂,更加考验书记员的专注和能力。有的当事人情绪激动,庭审中难掩委屈心理,面对这些情形,我们会和法官一道,积极释法明理,平复当事人的情绪。
整理卷宗时,细品每一份法律文书,总能看到法官对一件件纠纷抽丝剥茧,分析论证从而作出准确的法律适用,让我感叹审判工作的严谨和细致。我深知,每一个判决和裁量,都承载着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期望。我也从中提升了法律思维,提升了自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当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我看到了司法工作 “接地气” 的一面。执行工作直面现实难题,要将生效裁判文书上的权益转化为当事人手中实实在在的利益,困难重重。有些被执行人故意逃避,转移财产、玩失踪;有些被执行人则态度蛮横,拒不配合。
执行干警们不畏艰难,多方奔走查找线索。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企业工厂,与银行、房产、车管等部门紧密协作,运用信息化查控手段,不放过任何可能的财产线索。面对拒不执行的 “老赖”,果断采取强制措施,司法拘留、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在参与执行工作中,我看到申请人拿到执行款时的激动情绪,那是对司法公正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但也有因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陷入僵局的无奈时刻。这让我明白执行工作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更要面对现实的残酷。
从审判到执行,这两个阶段在我的法院工作生涯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审判为执行奠定基础,明确权利义务;执行是审判的延续和保障,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公信力。这十余年,我看到身边的司法工作者们为实现公平正义付出的心血与汗水,从法官严谨判案到执行干警执着追款,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这份工作让我学会了担当与坚守。无论是审判庭里的专注记录,还是执行路上的奔波忙碌,都让我深知司法事业的重大意义。未来,我将继续扎根岗位,用自己的努力见证司法公正的实现,为司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旬阳法院
作者:罗悦凯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