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在海淀永丰,一座“卫星小镇”正在建设。未来,这里将形成先导区、核心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两区一平台”布局。其中,54万平方米核心区空间预计2026年6月竣工。
“卫星小镇”位于海淀永丰,紧邻航天城。正在建设的核心区,预计2026年6月竣工,将重点引入卫星上下游产业企业,形成“研发区—运营区—应用区—人才社区—展示中心—交流中心—孵化中心”的功能布局。“小镇”还计划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卫星整星及组部件的力学、热真空、抗辐射等多种测试服务。
“小镇”先导区中关村壹号现已聚集了4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北京星辰未来空间技术研究院已经入驻。该院科研产业部主管严冬冬介绍:“维持地面数据中心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在太空,我们能轻松获取充足的太阳能,以及优良的散热条件。这是建设太空数据中心的天然优势。”该院将分阶段推进基于算力星座和数据中继星座的太空数据中心建设。
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该院“辰光一号”星座第一代首颗算力试验星将完成研制并择机发射,主要开展能源、散热关键技术验证。预计到2027年底,太空数据中心初见端倪:算力星座的总功率将达200千瓦、算力规模将达2000千万亿次每秒;数据中继星座形成一定规模,实现第一阶段“天数天算”应用目标。
第二阶段“地数天算”将依托“辰光二号”算力星座规模化组网计划,于2030年开始建设。首个太空数据中心将通过多个模块在轨对接,逐步实现总功率64兆瓦、总算力规模400百亿亿次每秒的目标。通过星箭技术创新,天基单位算力的建设运营成本,有望降至与地面数据中心相当的水平。
近年来,北京出台政策和文件,加快布局商业航天创新发展。作为本市“南箭北星”产业布局中“北星”的核心承载区,海淀区拥有雄厚的航天人才与产业基础,“卫星小镇”发展前景广阔。
这些建设成果在第四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同步举行的“航天新技术、新成果展”上集中展示。会议期间,1000余名全国专家学者围绕国内外空间科学领域最新进展、重大成果、前沿态势与发展趋势展开交流研讨。中国空间科学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云南彝良:已成立调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