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国资报道)
通讯员 方政
山东益寿堂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寿堂药业)是省属国有全资企业,隶属于山东国控资产公司。公司党委立足企业经营实际,以党建先行找准改革突破口,加快传统医药商业转型升级,锚定“为所在地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健康服务”这一出发点,推出一系列真招实举、系统做法,让红色基因成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核动力。
“现在村里就有放心药店,真是忒方便了!”
清晨,位于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常庄村的益寿堂药店刚开门,店长王砚美就开始忙着为几位老人测血压、讲用药知识。“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也不安全,村里就有益寿堂的药店,每天来测测血压,真是忒方便了!”一位老人笑着说。这一幕正是益寿堂药业以党建为引领,践行“敬民、便民、惠民”宗旨的生动写照。
传承红色基因,扛牢国企担当。作为省属国有全资企业,山东益寿堂药业的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莱芜药材公司。从计划经济时期保障医药供应,到抗击“非典”、防控新冠疫情期间冲锋在前保供捐物,公司始终牢记国企责任。近年来,公司党委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打造“党建铸魂 良药佑民”品牌,将红色基因融入企业血脉。在药品质量上,公司严把采购、储存、销售各环节,让群众吃上“放心药”;在供应保障上,223家连锁药店实现莱芜地区城乡全覆盖,并向日照、泰安等区域进行延伸,其中乡镇门店68家,为偏远地区居民用药提供便利;加入“小黄灯”民生服务计划,11家门店开展24小时服务;在价格惠民上,坚持平价销售,从源头控成本,把实惠让给群众。公司还积极响应号召,派驻4名“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其中一人推广的金丝皇菊种植入选省派第一书记工作案例,获当地政府记功表彰。
“益寿堂配送的药械质量有保障,俺很放心!”
“益寿堂配送的药械质量有保障,俺很放心,群众很安心!”莱芜区杨庄镇一家村卫生室的医生说道。近年来,益寿堂药业紧扣国家政策导向,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要求,益寿堂药业加强与鲁南制药、恒瑞制药、扬子江制药等国内大型医药制造厂家合作,做好基层医疗配送大文章。公司药械批发板块对莱芜地区等级医疗机构及21家基层及社区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对基层卫生室、个体门诊、单体药店等第三终端市场覆盖率在90%以上,有力保障了基层群众的用药安全。
益寿堂药业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遵循,通过多方联动机制,打造多层次、可持续的基层健康服务体系。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结对机制,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将药品安全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土味教材”,惠及偏远地区群众超万人次。联合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博团队等走进村庄社区及乡镇医院开展义诊,提供针灸、艾灸、三伏贴等服务。借力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为基层健康服务注入青春动能。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地域限制,真正实现“送医下乡”向“扎根基层”的转变。
“请专家来坐诊,在家门口就能看名中医!”
近日,在莱芜区凤城西大街上的一家益寿堂门店,不少居民专程赶来问诊。这是益寿堂药业响应党的二十大“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求,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益寿堂药业联合山东中医药大学,邀请20余名教授、副教授在多个门店定期坐诊,打造“看名中医,进益寿堂”服务品牌;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设疼痛理疗馆,让传统技艺惠及百姓。
益寿堂药业以党组织为桥梁,深化多方合作。与民盟共建“中医药文化推广实践基地”;与莱芜区卫健委合作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让传统医学融入现代生活。特邀中医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在门店开设健康小讲堂,以员工专业能力提升保障服务品质。
党建是打通堵点、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党建铸魂,良药佑民。如今,益寿堂药业的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公司党委坚持党建统领,将党组织架构调整与公司管理体制调整相统一,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将“党建入章”从“形式要求”转化为“治理实效”,通过“三项清单”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治理体系。
为激发内生活力,公司党委大刀阔斧推进内部市场化改革,压缩管理层级,机关人员精简19%;整合医疗器械批发板块,实现“一企一业一平台”;推行“门店独立考核制”,按任务完成率核发绩效,单人单月最高奖励增长65.75%,真正让“多劳多得”落地生根。通过项目管理攻坚,理顺了债务解决路径,盘活了闲置资产,为企业轻装上阵注入动力。公司与中国邮政、银座商城等开展异业合作,上线“益好真选”产品,从单一医药销售向多元化健康服务延伸。
“追求·健康”是益寿堂药业的经营理念,为所在地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健康服务是益寿堂药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公司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经营”融合模式,创新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