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四季度是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季、决胜季。多日来,首府南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2025年四季度全区经济发展调度会工作部署,找准切口、深挖潜力,全力以赴抓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
即日起,南宁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冲刺关键季 打赢收官战”栏目,聚焦全市上下奋战四季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的生动实践,努力为全区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从缺水之困到引水之盼,从凿山开隧到管网纵横,南宁市在“十四五”期间掀起水利工程建设新高潮。一条条输水管道穿村入户,一座座加压泵站拔地而起,一个个灌区工程破土动工——邕城大地上,正悄然织就一张保障民生、支撑发展的“水网”。
特别是今年以来,南宁市水利部门聚力攻坚水利建设投资和水网骨干工程,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书写了一份兼具“硬核数据”与“民生温度”的兴水利民答卷。
从“水困”到“水润”的嬗变
“每年11月进入枯水期后,我们就开始为用水发愁。”站在新铺的水管旁,隆安县城厢镇兴阳社区居民黄茂利回忆过去的用水之困。黄茂利所在的兴阳片区包括城厢镇和雁江镇的14个行政村,该区域既无江河湖库等地表水源,地下水储量也很匮乏,3.75万居民曾经饱受季节性缺水之苦。
转机出现在去年7月,隆安县震东安置区西宁水厂管网延伸扩建供水工程(一期)—兴阳片区工程开工建设,把废弃的宝塔水厂改造为加压站,从隆安县城西宁水厂供水,引右江活水,解百姓之渴。
近日,记者来到工程现场看到,工人们紧张有序地推进管道铺设。广西隆安隆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增宁介绍,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90%,包括管道安装200公里、4个加压站(蓄水池)建设、加压站变压器及输电线路安装等。工程建成后,将为城厢镇92个自然屯约1.32万人、雁江镇13个自然屯超2000人提供干净充足的生活用水,实现与隆安县城区同网同质同服务供水。
从“蓝图”到“通水”的攻坚
潜心写好“水文章”,用力答好“民生卷”。去年12月,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宾阳大庄支线建成并通水,每日可提供17.3万立方米用水量,惠及宾阳县及周边乡镇约43万人,成为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首条发挥效益的线路;今年7月,广西南宁市邕北灌区施工准备工程开工活动在马山县林圩镇举行,标志着广西“十四五”期间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工程拉开建设序幕。
近日,记者来到邕北灌区施工准备工程建设现场看到,建设者们抢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这条施工支洞虽然只有884米,却是后续主洞施工的关键通道。”广西南宁邕北灌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天林指着正在掘进的隧道介绍道。
“作为临时施工通道,该施工支洞承担着为后续主洞施工提供人员、设备和材料运输的重任,预计2027年4月投入使用。”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郭鹏说,目前邕北灌区施工准备工程的生活营地、加工厂房、供电供水系统均已建成,施工支洞进展顺利,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具备进洞条件。
据介绍,广西南宁市邕北灌区工程项目作为国家“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广西水网骨干工程、重大民生工程、乡村振兴工程和生态工程,总投资137.59亿元,总工期78个月,设计灌溉面积149万亩,包含11个灌片,范围涉及南宁市马山县、武鸣区、西乡塘区、隆安县及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等5县(区)。
从“赋能”到“水网”的跨越
“十四五”期间,南宁水利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80.6亿元;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有序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稳步推进;实施水库除险加固141座,建成一批堤防工程,成功抵御多次特大洪水。水利改革和创新实践持续推进:推出广西首笔贴息“水权贷”,“节水贷”单笔融资突破6000万元;推进“河湖长+检察长”协同机制……
“今年,南宁市计划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5亿元。截至10月底,全市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5.1亿元,同比增长49.2%。”南宁市水利局水利工程建设科副科长邓志远介绍,其中城乡供水一体化及城镇第二水源工程、水网骨干工程投资贡献共占85%,完成投资排名广西第一,为全区水利建设投资增长贡献了南宁力量。
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今年以来,南宁市完成投资2.1亿元推进6个农村规模化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落实1975万元实施265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已完工249个,落实1.48亿元实施165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供水保障工程;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比例均位于全区前列。
与此同时,五化灌区、六冯灌区、六蓝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基本完工,完成西云江灌区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全市强化河湖长制工作,各级河湖长累计开展巡河(湖)约8.13万人次,推动朝阳溪(b段)等14处河湖开展2025年广西幸福河湖建设。
近年来,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三个百分百”: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100%;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8年保持100%;自治区级以上水功能区达标率为100%。2025年以来,全市主要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为优,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随着南宁市“水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一幅河安湖晏、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水利画卷在邕城大地徐徐展开,画中最动人的底色永远是“民生”二字。
本报记者郭少东 通讯员卢明发